“十二五”期间,食品工业或将得到快速发展。这样的判断,从近日国家发改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下称《规划》)中不难得出。
《规划》中涉及大豆、乳制品、白酒等多个近期热点行业,并预测到2015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将达12.3万亿元,年均增长15%。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食品工业在“十一五”期间已初步完成了规模化发展,“十二五”期间将得到继续深化。但未来总产值的增加应更多依靠高附加值,而不是企业数量的增加。推荐阅读组图:春运不止中国有 围观各地洋春运 2011年经济数据今发布 七千意见激辩校车安全 盛松成:社会融资规模符合调控 2011年最令人惊讶的11张照片(图)探秘车站客运服务员夜班生活(图)[股神争霸] 涨停王浮出水面孙立坚:标普对欧债问题3大影响
与部分制造产业一样,我国食品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依然是“大而不强”、“小而散”。有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产品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的食品工业企业有27家,比2005年增加了15家。虽然较之从前有所进步,但实力仍难敌欧美等食品工业大国。
而此次《规划》将着力点放在了“培育形成一批辐射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具有竞争力优势的大型食品企业和企业集团”。这样的战略下,重点行业的生产集中度势必提高,这样的导向下,相信中小食品企业也将逐步实现良性发展,而一些工艺技术落后的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中国科学报》 (2012-01-17 b1 生物周刊)
来源:科学时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