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深圳1月14日报道:题:取消药品加成能否“挤干”高价药的“水分”?新华社记者赵瑞希、乌梦达卫生部部长陈竺日前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强调,“十二五”时期必须理顺补偿机制,全面取消“以药补医”。而作为医改试点城市的深圳也在近期提出“在2012年底前,在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制度”。
然而,取消药品加成制度能否榨干高价药的水分?由此带来的医院收入下降由什么来补?如果补偿措施不得当,是否会造成医院的软性抵制?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医改动真格:拿以药补医开刀“我们必须做出选择:是继续维护这种不合理的机制,还是下决心破除‘以药补医?”这是卫生部部长陈竺5日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质疑。他表示,“以药补医”机制推动了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造成了药品滥用,扭曲了医务人员行为,成为当前医疗卫生领域最需要革除的机制性弊病。因此,卫生部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必须理顺补偿机制,全面取消“以药补医”。
而一向走在各种改革前沿的深圳则在近期明确提出,“2012年底前,在深圳市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制度”,成为第一个要对以药养医动真格的城市。
根据深圳此前出台的方案,在取消药品加成制度后,将设立药事服务费、推进医疗服务付费制度改革、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机制的诊疗服务价格,财政则补贴由此带来的医院政策性亏损。
卫生部和地方的密集表态,也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二门诊部主任赵晓山认为,取消药品加成制度,将对改善当前的医疗环境、降低药品价格畸高现状带来一些积极影响。
但是不论是赵晓山,还是众多网友,更多地却是在思考取消药品加成制度可能面临的难题。网友“湖湘狂仕”说,“药品加成可以取消,医生收入如何补偿?现如今,基药补偿都不到位,局部地区零差价名存实亡,谁来补偿大医院?”
取消药品加成7亿窟窿谁来补?面对这样一个牵涉广泛、影响深远的议题,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实际执行能力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检验。
来源:新华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