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东梅
如何保证生态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自治区人大代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代表声音】
自治区人大代表、自治区发改委主任袁进琳说:“春季给稻田插秧,川区的女人挽起裤腿就下田,一些山区女人却推三阻四。但川区人跟浙江人比起来,吃苦的精神还是差一些,浙江的木匠带着手艺闯天涯,推刨子的速度比机器还快。浙江人却说自己不如香港人,你看人家香港人多能吃苦……越是发达的地方越能吃苦,所以要让移民忙起来。”
袁进琳说:“作为山区老乡,我们换位思考一下,谁从一个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搬迁出来,心里多少都会有点不舍。但是要不断适应,不断完善,你不适应环境,环境就淘汰你。要提高移民素质,把教育落实到每一户移民身上,一开始就培养移民的好习惯。同时要加大对干部的廉政教育,确保生态移民工作的风清气正。”
【连线部门】
自治区移民局局长吴占东告诉记者,今年,自治区规划搬迁7万移民,开工建设9万移民的住房及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任务艰巨。吴占东说,产业发展是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关键。今年自治区计划完成1.9万亩设施农业、2万人劳务移民,推广11万亩特色农业,培训5.3万移民,重点解决移民致富的技术、资金和机制问题,确保生态移民工作健康、顺利、有序推进。
来源:宁夏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