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1元的农产品卖到市民手上为何要3元?
2024-05-01 22:43    1623 来源:今日早报

市场流通环节赚取了农产品销售收入的70%

省政协委员建议:利用直供形式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

本报记者蒋敏华

丰收却没带来好收成,这是很多菜农和果农面临的共同尴尬。

很多读者不会忘记,2009年1月今日早报发起“买橘集结号”,号召广大市民和企事业单位购买衢州柑橘。2008年衢州柑橘特大丰收,比上年增产两成,可是丰收的喜悦瞬间变成滞销的残酷。在今日早报的帮助下,一些衢州橘农走出了困境。但毕竟一家媒体的力量是有限的,“帮一时却不能帮一世”。

如何帮助更多菜农果农摆脱“谷贱伤农”式的困境?来自金华的省政协委员、浙江万象花卉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建桥有话要说。

增强合作社实力

作为个体的菜农和果农,防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为此这几年来各地农村纷纷建立专业合作社,以期壮大菜农和果农的市场能力。目前,我省各类专业合作社已达2万多家。不过在周建桥看来,真正发挥作用的合作社仅5%左右。

“当务之急就是要改变专业合作社的现状,让它们强大起来。”周建桥委员建议,应对专业合作社进行统一清理,提高设立门槛,注册资金不少于300万元,乡(镇)政府占股不少于30%,并建立“一乡(镇)一社”机制,由分管农业的副乡(镇)长担任社长,通过这种形式增强实力。

农产品直供超市

据周建桥委员测算,市场流通环节赚取了农产品销售收入的70%,也就是说农民卖出的农产品价格仅1元,到了市民手上差不多就要3元。

“农民没赚到钱,市民却觉得蔬菜瓜果价格贵,问题就出在流通环节上。”周建桥委员把矛头直接指向流通环节。就比如一些大超市,入场费和租金都很高,蔬菜瓜果就没办法直供超市。他建议将农产品市场国有化,并在市区的一些超市里设立农产品免租金专柜,由财政对超市进行一定的补贴。

“像金华这样的城市,要是每年能够拿出3000—5000万元财政补贴,就能做好这件事。”周建桥委员说,这件事做成之后农民和市民都能从中获益。

农产品直供食堂

周建桥委员还建议建立农产品定点供应体系,农产品直供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食堂,尽量采购本地农产品,最大限度降低物流、市场流通成本。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