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杨林)自2008年初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以来,近3年,我省统筹中央和省级资金23亿元,用于支持以村卫生室为基础、乡镇卫生院和乡镇中心卫生院为支撑、县级医院为中心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群众就医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县级综合医院建设达标率分别由2007年的37.5%、33.7%和45.6%,提高到了2011年的98.7%、93.1%和97.5%。
大投入、强硬件,狠抓提高人才队伍水平这个让群众看得好病的根本。2008年以来,我省创新实施了基层医疗卫生队伍选聘培养工作,为乡镇卫生院公开招聘执业医师353名。在中央财政每人每年补助2万元的基础上,省财政每人每年配套1万元,用于补助招聘医师的工资收入、进修培训等。2010年我省还启动“定向培养乡镇卫生院医学生”项目,计划用3年时间,为乡镇卫生院定向培养医学本科生1600名、专科生1000名。种种举措扩大了卫生人才总量,提高了卫生人才整体素质。
让城市大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院,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技术水平。近年来我省建立起了城乡医院长期稳定的对口协作关系,仅2011年就有30所城市三级医院与55所县级医院建立长期“结对”关系,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126所乡镇卫生院“牵手”,大大提高了基层医疗技术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成为群众看病就医的首选场所,基本实现了常见病、多发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也为建立城市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打下了基础。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