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省两会召开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县域经济成为发布内容主角。来自我市汉南区、大冶市、宜都市等地的代表、委员聚焦县域经济发展,探讨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新路径。
【基层表述】
【权威发布】
用“笑傲江湖的绝招”
发展特色县域经济
省人大代表、大冶市市长荣绪俭表示,大冶将用“笑傲江湖的绝招”发展县域经济,形成大冶特色。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有激情,更要有实力。大冶先后投资30亿元,规划建设20平方公里的工业新区。到“十二五”末期形成一批特色园区。
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打造“中国车都”
省政协委员、汉南区副区长陈彩凤介绍,为让引进来的企业留得住,汉南区为其提供一站式服务,实行代办制。企业若需办理相关手续,可委托专业招商人员代办,免去繁琐手续,提高效率。此外实行专人跟踪制,为企业提供软服务,跟踪企业环保、税收等相关动态。
让企业留得住,还要把好关。汉南区成立资源评估小组,对引进企业进行环境、投入产出评估,达标后才能享受各项服务。
汉南区作为我市唯一一个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区,目前正逐步扩大工业园区规模,由此前的5平方公里扩至45平方公里,主打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两大产业,致力打造“中国车都”。
鼓励民营企业科技创新
打造“纺锤形”企业模式
“鄂城区的金刚石产量占全国60%以上,但是高科技含量不高。”来自鄂州市的省政协委员、鄂城区副区长吴坚认为县域经济发展虽快,但亟需突破传统产业为主,科技含量不高的瓶颈。
许多民营企业家的经营理念仍不够先进,对于如何把企业做强思考不多。尤其在科技研发方面,思考少、投入少。吴坚谈到,标准的企业生产模式应是纺锤形,研发和市场应最受重视;然而县域经济发展中,很多企业只重视生产,忽视研发和市场,导致企业生命力不够旺盛。
吴坚建议,要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出台奖励办法。同时招揽高科技人才,引领业界发展。唯有如此,才能掌握话语权,让企业不断壮大,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记者王雪
地区生产总值四连跨
我省县域经济占全省经济“半壁江山”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