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专家谈食品安全:中国应减少监管部门 重视“食育”
2024-05-01 22:40    11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月13日电(记者 尹力杜燕)食品安全问题似乎是近年中国最热门的一幕大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问题奶粉……等食品安全问题接二连三,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全民对食品安全的恐慌,也引起正在参加北京“两会”的多位政协委员对食品生产、监管、流通等环节的拷问与反思。

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管理处副处长李蓉谈到,中国的食品生产、加工、销售、贮存和消费链条十分复杂,存在着多源头、小规模等诸多问题,像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企业有40多万家,其中90%是中小企业,有些甚至是10人以下的个体小作坊。推荐阅读辽宁发现储量100万克拉大型钻石矿 可开采30年 强生隐形眼镜陷召回门 欧央行维持基准利率1%不变 铁道部今年机车订单或大减圣元董事长发声明称不考虑召回 三甲医院院长灰色收入超工资数倍[股神争霸] 涨停王浮出水面何志成:中美关系的微妙时刻

她还称,中国食品安全多部门分段监管体制具有明显的缺陷,如食品安全治理成本过大;在管辖权上经常混淆不清,从而导致实施效率低下等。

针对以上问题,李蓉建议,从食物链的客观规律出发,尽量减少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建立以食品安全信息收集、分析、跟踪、溯源、预警、信息发布和信息咨询服务等为主要构成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预警系统。同时,应研究解决小生产者和小企业如何有效地进行食品安全技术改造,转变小农户的食物生产方式。

李蓉还指出,中国的食品安全风险中总体上是化学性危害问题突出,尤其是违规违法添加化学制剂等问题。无独有偶,北京市政协委员、教育部食品科学营养教学指导委主任李里特也谈到此问题。

李里特指出,科学、合理、合法地使用合格的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科学的进步,不会对食品安全性造成影响,但要反对滥用、错用和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少数生产者为了以次充好、降低成本、骗取消费者的购买欲,使用非法添加物(三聚氢胺、吊白块、瘦肉精等),或过量、滥用添加剂,这些都严重地打击了消费者对食品的安全感。

他建议,要从源头解决好食品安全问题,实现风险管理,必须尽快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系统,同时让农民成为经营者,成为法人,具有法律责任,才会对产品的质量负责。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