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12年铁路春运面临5个方面的考验。由于春运开始早,春节、元旦仅相隔三周时间,元月8日至14日春运第一周,学生流将与民工流汇合,形成节前首个高峰;元月15日至21日春运第二周,学生、民工、探亲流交织重叠,将汇聚成春运客流最高峰,建议广大旅客错峰出行。【春运专题】
中广网北京1月16日消息,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第一评论: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曹林对春运话题进行如下点评。
曹林:对于“过年为什么回家”,想说说农民工这个群体,过年回家对于其他群体来说,可能更多带着一种“情感补偿”的意味,但是我觉得对于农民工这个群体来讲,可能它有更多很特殊、很现实的意义。比如过年回家代表很浓厚家庭保障的色彩,(对于此)媒体做过很多报道,例如当下中国农村的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的现象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对农村来说,年轻人都到城里去打工赚钱了,整个农村空心化,只剩下老人、妇女跟孩子,确实带来了不小的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得不到好的教育、犯罪比较严重低龄化;而且农村的社会保障可能比较不完善,老人得不到好的保障;不少地方出现了村霸也跟农村的空心化有关,这些问题并不是出门在外打工这些人寄点钱回家就可以解决的,所以说,过年回家不仅是对漂泊在外的这些农民工兄弟的一种精神抚慰,最关键的是对这种空心化的农村来说更是一种现实的需要。
在农村,无论是老人的养老,还是孩子的上学,还有其他的保障,很多时刻只能依靠自给自足这种家庭保障,而这种保障的重担很显然又落在了在外打工的那个人身上,所以说很多时候为什么都要过年赶回家,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履行这种家庭保障的功能”。
因为我们的春运人流中最大的一个人群就是农民工兄弟,这是别人替代不了的。前几天有一家媒体报道说,有一农民工排队排了6天6夜为了买票回家,我从中看到的是他这么不惜代价买票回家,因为家里离不开他,与他分开了一年的孩子、爱人、父亲母亲太需要他了。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