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中学放寒假了。这几天,本该闲下来的中学教师黄启泽,却又开始忙起来了。
黄启泽是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罗溪镇奕聪中学的一名英语老师。今年57岁的他,忙的不是开补习班,而是为村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育青教育基金”筹资。
1996年,在黄启泽的提议下,他所在的罗溪镇后溪村庭埔洋村民小组,成立了“育青教育基金”。这个基金每年暑期颁一次奖,截至目前,庭埔洋小组里已有80%以上的幼儿园、中小学学生因为“有进步”得到过奖励。
黄启泽告诉记者,当时的庭埔洋小组,没出过一名大学生。为了激励孩子们从小努力学习、积极上进,他和几位长辈商量,建立了这个基金。
黄启泽至今还清楚地记得,1996年农历新年第一次募捐时的热闹场景。庭埔洋小组共有280多名村民,募捐当天来了近200人。村民们你五十我一百地捐赠。
从1996年暑假起,黄启泽和他的助手罗溪镇奕聪小学教师黄金来多了一项工作:他们俩制作了一份学生学习基本情况登记表,挨家挨户地登记孩子们的学习成绩。
黄金来说,年年入户登记,现在孩子们都习惯了,有的甚至会主动到他家报成绩,为他和黄启泽减轻工作量。此后,他和黄启泽开始整理登记结果,并确定得奖的孩子名单。
奖励的范围很广。黄启泽说,教育基金力争让80%的孩子都能得奖,“目的是促进均衡教育,告诉孩子只要努力有进步,哪怕学习成绩不是高分,也能得到奖励”。
颁奖一般在每年8月初举行。黄启泽介绍说,最早举行过几次正式的集体颁奖仪式,后来改成了请孩子们亲自到他家领奖。奖励的物品,一开始是学习用品加奖状,之后是学习用品或奖金;从2004年开始,所有获奖的孩子,都统一领到了奖金。
黄启泽说,每次奖金的数额最多两三百元,虽然不高,但是,基金鼓励孩子们合理支配这笔钱,用来购买学习用品、参考书和课外书籍等,争取来年取得更好的成绩。至于奖励资金,则来自基金历年累积本金所产生的利息。统计下来,每年约有一两千元的利息可用。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