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上午,凤台县凤凰镇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田里,省城来的农技专家现场授课,十里八乡的农民冒着严寒前来取经――
上午9点,天气阴沉寒冷,凤台县凤凰镇高皇村的农业部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田里,已聚集了上百位农民。
10点多,来自省农委、安徽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的专家们赶到了田头。记者看到,专家们一下车就走进麦田,仔细查看苗情。“你看,这个苗已经有3个分蘖,叶子也有六七片,完全达到了一类苗标准。”省高产攻关专家组副组长胡承霖拔起一把麦苗,边看边跟身旁的农民说,像这块地的小麦,基本上都达到了壮苗越冬的要求,是亩产上千斤的基础。
很快,乡亲们把专家们围了个水泄不通。“今天,我想就咱们凤台小麦特点,说一说开春后田管的要点,供农民朋友们参考。”胡承霖站定后,拿起话筒开始了授课:现在的苗情很好,主要问题是草有点多,原因是去年雨水大。3月小麦就拔节了,一定要在2月底前化学除草。对较弱的苗,可以在3月初施一次返青肥……老专家一席话切中要点,通俗易懂,听得农民纷纷点头。
“小麦刚出苗时,有的地方成片死掉了,是什么原因?”抓住机会,农民高登胜提问。“这是因为你播种深浅不一,播的太深的,芽子破土消耗了太多养分,后期生长就无力,形成弱苗,容易造成死苗。”胡承霖边说边用手比划着:一般播种在3厘米至5厘米深是最合适的。“每年都有小麦赤霉病,也打药了,为啥防治效果都不好?”农民姬正飞急切地问。“那你一般都什么时候防治?”省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曹承富笑着询问。“看穗子上有虫了,就到镇上买点药,每年用的都不一样。”“你防治的时机不对,应该在小麦初花期喷药。”曹承富说。
“叶子有点发黄是什么问题?”“返青肥应该施多少?”……一个个问题抛向专家。“那是冻害,比较轻,没有大碍。”“返青肥可以每亩施20斤尿素。”……专家一一耐心解答,现场不时响起欢快的笑声。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