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月15日报道:(通讯员江洪渭申喜志记者柳德新)“农行服务‘三农的落脚点,就在实体经济上,作为多年的朋友,我们深有体会。”新年伊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边将“祝湖南农行越来越好”的题词赠给农行湖南省分行负责人,一边高兴地说。
省农行把支持隆平高科、正虹科技、唐人神、加加酱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服务“三农”的重点工程来抓,通过产业链带动上下游农户致富。据了解,自隆平高科成立伊始,省农行就进行倾力支持,目前授信额度达4亿元。通过银企合作,隆平高科不仅实现了自身发展,而且带动了农户致富,公司推广的杂交水稻种子每年增收粮食300万吨,每年为农民增收40多亿元。
全力支持县域小城镇建设,也是省农行扶持“三农”实体经济的重大举措。2011年,该行与专门从事城镇化和城市综合运营的大汉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并提供10亿元授信,为大汉集团在娄底、邵阳、怀化、湘潭、永州等地开发的城镇建设项目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
为了把服务“三农”、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工作落到实处,省农行还结合湖南县域经济的实际,实施“两好”工程:一是推进县域“好医院”建设。针对医院融资需求,推出“县域医院购置医疗设备贷款”,发放贷款1亿多元,支持了绥宁、会同、芷江、茶陵等一批县域医院项目建设。二是实施县域“好市场”工程。自去年来,该行共组织评估县域商品流通市场贷款5个,金额近4亿元,支持了桑植、宁乡、祁阳等县域优质商品流通市场建设。
由于巧打“实体经济牌”,防范了经营风险,省农行在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得到了较好的回报。据了解,仅去年,该行县域存款增量、贷款增量对全行利润的贡献度分别达64%和70%。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