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16日报道: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最新一期《求是》杂志就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道路发表署名文章。文章中指出,中国耕地每年以几百万亩的速度被占用。今后一个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保护耕地面临的压力会更大,必须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促进农业发展、保障粮食等农产品供给决非易事,根本出路在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温家宝强调,第一就是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立足基本国情农情,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任务。
关于发展现代农业,温家宝指出,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说,立足国内解决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绝不可忽视农业现代化。
“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今后保持农产品供求平衡的任务将更加艰巨。”温家宝撰文称,一方面,人口总量将继续增长,城镇化率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将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工业用途不断拓宽,全社会对农产品需求会持续增长、质量安全要求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耕地和水资源紧缺、农业生产成本上涨、青壮年劳动力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问题突出,农业稳定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国际上农业丰歉、石油价格涨跌、投机资本炒作、货币汇率波动等对中国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产生明显影响。
近年来,在保护耕地方面态度坚决、措施严厉,但耕地每年仍以几百万亩的速度被占用。今后一个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保护耕地面临的压力会更大,必须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温家宝表示,“在这个事关民族生存发展、子孙后代长远生计的问题上,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温家宝要求,总结一些地方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成功经验,加快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和建设的长效机制。同时,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不断提高高标准农田比重。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