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粤西地区北运菜上市旺季,南方农村报记者近日在粤西等北运菜主产区采访了解到,目前蔬菜运输九成以上依靠私人车辆,即一个或两个司机承包一部货车,一路运至北方,缺少组织并且高度分散。
这种分散的蔬菜运销对接方式,总是让收购商心力交瘁。“货一旦上了车,货车司机就变成了大爷。”徐闻县天健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国庆说,他最担心的是货运过程中出现意外,出发前总要不停叮嘱司机注意车况,小心驾驶。
运输质量难有保障
目前,北运菜从产区到销售地区,这个过程主要是由收购商和货运司机共同完成。一般情况下,产地的收购商和销售地区的批发商是合作伙伴,不少还是同属一个老板,收购的鲜蔬通过租用货车运输到销售地区,运输费用在产区先预付一部分用作中途油费,货车按时到达后由收货方支付剩下费用。
这些货车则主要是私人车辆,由一个或两个司机承包,普遍缺少组织。机械故障、天气异常、交通路况等意外状况时时叩击收购商的心弦,因为蔬菜批发价格每天不同,前一天行情好,后一天可能就是烂市。“赶不上时间损失就大了。”徐闻果蔬流通商皱鹏先说。
但是司机来自全国各地,无法监管,无人能保证不出意外。雷州市龙门镇负责提供货运信息的陈光明介绍,这些司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专门搞鲜活农产品货运的司机和部分做其他行业物流的货车司机,在每年阴历9月到次年清明前后,跟候鸟迁徙一般,到南方做北运菜的货运生意,季节性十分强;另一部分司机刚好在南方卸完货准备返回,兼做北运菜货运。
“司机背景的组成复杂,注定运输质量参差不齐。”皱鹏先说,缘于对司机的不了解,很难放心自己的货物可以安全、按时到达。
这种声音在业内普遍存在。在雷州南兴镇做了20年北运菜购销的刘永星称,无论意外事故大小,商品蔬菜损失率有多少,必须要有人到达事故现场处理,处理过程要花销不少费用和人工成本。最重要的是资金流和物流都会受阻,从而影响了整盘生意,而现在做北运菜购销的大多数是几个人合伙集资投资,资金十分有限。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