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5日报道:(记者赵建华)“即使在发达国家,动物疫病甚至恶性、传染性疫病也时有发生,动物疫病的彻底控制和扑灭必须经过一个艰难漫长的过程。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产业支撑体系是中国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有利保障。”
时值冬季禽流感高发期,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首个实现禽流感疫苗规模化生产的企业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农发集团)。接受采访时,中农发集团董事长刘身利作了上述表示。
刘身利所在的中农发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国有中央农业企业、兽用生物制品领域的“领头羊”,是中国口蹄疫、禽流感、猪蓝耳病、猪链球菌等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的定点生产商。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居民收入提高,中国对肉、蛋、奶等畜产品的消费需求正不断增长。在需求的刺激下,早已是全球肉、蛋最大生产国的中国,其畜产品的产量仍然不断增长。
但随着养殖规模扩大,畜产品流通加快,动物疫病流行、传播的范围和速度也不断扩大、加快。特别是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流行和爆发,给畜牧业造成的损失日趋突出。动物疫情防控直接关系到畜牧业的发展、肉蛋奶市场供应能力,甚至危及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刘身利表示,作为中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农发集团必须提高疫苗质量,保证有效供应,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提供技术支持和物资保障。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地曾先后暴发禽流感等疫情,导致经济损失甚至令人感染死亡。2004年1月,中国内地首次确诊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对于8年前的这段经历,刘身利回忆说,当时全国一度谈“鸡”色变,一场全国性抗击禽流感的阻击战全面打响。中农发集团被列为第一批获准生产紧急防疫用禽流感疫苗的定点企业。
当时,中农发旗下的郑州生物药厂及时生产提供了4亿羽份质量合格的禽流感疫苗。这些疫苗支持了中国防控禽流感工作。随着疫苗供应的不断增多,禽流感疫情确诊后两个月,中国内地已确诊的49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就被全部扑灭,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