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公开征集地沟油检测方法于2011年12月31日截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征集到近300种检测方法,但公众提供的检测方法是否可行,还需要经过严格的专家验证。
卫生部开门纳谏的姿态是值得嘉许的,但能否从征集到的近300种检测方法中找到区分地沟油的核心技术,突破固有的技术壁垒,杜绝地沟油流向餐桌,不让我国老百姓闻“地沟油”三个字而色变,依然是一个待解的谜团。推荐阅读超三成政府采购预算今年起面向中小企业 明年电煤供应不容乐观 促销费新政措施有望本周公布 中美俄拟联手反制欧盟碳税隆胸危机牵出英国整形业黑幕组图:2012你最想要什么 [股神争霸] 涨停王浮出水面汤敏:实体经济贫血究竟啥原因
实际上,任何检测技术都不可能完美无瑕,更不可能一劳永逸。何况不断更新、发展的技术原本就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为职能部门的检测提供可靠依据,也可能变成无良商家和不法分子寻求“突破”的切入点。如果检测地沟油的技术固步自封,那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下看似先进的技术必然会在“魔高一尺”的“反检测”技术下相形见绌、漏洞百出。这就表明,整治流向餐桌的地沟油,行之有效的检测技术固然必不可少,但更关键的因素还在于执法者的积极作为。
值得强调的是,即便地沟油从2012年起不再流向餐桌,但却不足以缓解人们的担忧、惶恐和焦虑,因为让老百姓闻之色变的“地沟油”三个字,不过是社会现状的一种投射。具体而言,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问题,并不是只有地沟油一种,而是遍地开花、种类繁多,令人防不胜防。
技术终归是一种手段,其善恶指向取决于人心的善恶,其正面作用的实现有赖于人的积极实践。要想杜绝地沟油流向餐桌,确保老百姓吃到更多的安全、放心食品,根本之策还是严格监管和严厉惩处。一方面,必须明确监管主体,完善监管模式、监督手段和评价方法,从生产、销售、食用等环节上全程监管食品安全;另一方面,不论是对掺毒造假危害民众安全的无良企业,还是对监管不力、执法不严乃至监守自盗、违法乱纪的公职人员,都必须依法严惩,罚他个倾家荡产、惩他个刻骨铭心,让他真正长记性。否则,以儆效尤必将成为奢望,卷土重来定将成为必然。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民众的切身利益和身体健康,容不得半点马虎与懈怠。但愿我国老百姓在2012年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行得舒心,活得更加幸福和更有尊严。(陈尧)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