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云俊
根据尧云俊的建议竖立的标语牌
资阳市安岳县周礼镇田坝村一位在外务工的农民工,写出20余万字的建议书,对家乡周礼镇各方面发展提出建议。昨日,周礼镇党委书记张朝军说,部分内容已被周礼镇政府采纳,写进了当地的“十二五”规划。
20万字规划家乡定位“诗画田园名镇”
昨日,记者看到尧云俊写的《大镇崛起关于周礼镇建设发展的建议书》。这份建议书共20余万字,分三章7节。建议书把周礼镇分成8个组团,并定位未来的周礼镇为“诗画田园名镇”。
建议书中,不单有文字介绍和分析,还有各种绘制的区位图、交通图和示意图,以及周礼镇的风情图片。“我是一个长期漂泊在外的普通打工仔,当看到东南沿海飞速发展的经济时,觉得自己故乡的建设更应快马加鞭。”
39岁尧云俊从1995年就外出打工,但心中一直牵挂家乡的发展,“周礼镇的一桥一路,一草一木都刻在我的脑海里,我写规划的时候,未来的周礼就像一幅画一样展现在我的面前。”
11年收集素材过节回家走访调研
2007年,尧云俊开始利用下班时间写建议书,但是要把昔日为家乡构想的蓝图用专业术语表达出来,对于只有高中学历的他来说,并不是件太容易的事情。
没有专业的测绘工具,他只好用双脚去丈量家乡的每寸土地。“跟所有的农民工一样,我每年只能回家一次,因为春运车票紧张,还只能等到三四月份才回去。”回家的20多天时间里,他有一半以上的时间耗在走访和调查镇情上,凡是看到的都用相机拍下,作为日后的素材。
从1995年到2007年,尧云俊通过实地走访,掌握了周礼镇大量的工业、农业、道路建设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憧憬”出了周礼镇未来的发展蓝图。
4年三易其稿一笔笔写出建议书
由于打字速度慢,尧云俊的建议书初稿完全靠手写,规划图也完全靠手绘。直到2008年,手写稿才在同事的帮助下转化为电子版本,绘图也是初步手绘然后电脑做精加工。
20万字的电子版建议书在2007年11月6日初步完成,截至今年,4年多时间已大幅度修改3次,“最近的一次是内资遂和资德阿高速的规划出台,我再次补充了‘周礼镇新农村公路网规划。”2009年3月,他将这份建议书交给了镇领导。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