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五常天价米收购价不足两元
2024-05-01 20:57    2405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黑龙江1月4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俗话说,卖油的姑娘水梳头。“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更是小学生都耳熟能详的古诗。昨天到今天,五常稻农的辛酸特别让人牵挂。有媒体报道,最高售价可达每斤199元的五常大米,实际上,当地稻农卖给加工企业的收购价却不足2元。高价五常大米,留给我们太多疑问。连线记者了解详细情况。

主持人:根据你的了解,这样高额的利润到底被谁拿走了呢?

记者:说的明白一点,就是进了企业的腰包。我给大家算一个账,目前企业每斤大米的加工成本大约在2毛钱左右,许多加工企业低价把水稻收去,经过加工就卖到每市斤10元甚至几十元、上百元。

如果按照水稻出米率60%计算,一斤水稻能出6两大米,企业加工的大米每市斤卖50元的话,折算成水稻的价格应该就是每市斤30元,但是企业收购价不足2块钱一斤,去掉企业的加工费、包装费最低也能获得10倍以上的利润。

刚才大家也注意到,我这个算法并不是说按照一百元以上高档的米算的,仅仅是中档的大米就有这样高的利润,利润大头都进了企业的腰包,也就形成了种水稻远不如加工水稻这种不正常的现象。

主持人:既然农民“汗珠子掉地摔八瓣”种出的优质水稻,没有卖到应有的价格,农民为什么甘心出售?

记者:农民在大米产业链中处于一个弱势地位,没有哪个农民甘愿看着这样高额的利润从自己手里白白的流走。这反映了一个问题,农民确实在产业链当中缺少应有的话语权。

现在一些国内知名的米业巨头都有自己的加工甚至是种植的基地,就连外资企业也早早的来到五常市安营扎寨,超过200多家加工企业在五常争夺稻源,稻农按理说应该坐在家里就等着卖个好价,但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水稻价格长期低位徘徊。

农民为什么没有话语权?一些稻农反映,一些企业签了订单之后不履约不按订单价收水稻,订单反而成了企业单方面约束稻农的工具。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