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4日报道:(记者刘羊旸、董峻)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三农”发展进入又一个“黄金期”。专家分析认为,这个“黄金期”的最重要最突出的标志则是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农民收入实现“八连快”。
数据显示,我国粮食从2004年恢复增产以来,8年累计增产2810亿斤,年均增产350亿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产幅度最大的时期之一;8年单产提高55.6公斤,年均提高7公斤,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单产提高最快的时期之一。
特别是,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四个首次”:即首次迈上11000亿斤的新台阶,首次连续5年稳定在10000亿斤以上,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实现连续8年增产,粮食人均占有量首次达到850斤的新水平。
“纵向看,这在我国粮食生产的历史上是不多见的。横向看,也高于同期世界粮食平均增产水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说,2004年至2011年,我国三大粮食品种(稻谷、小麦、玉米)增产幅度年均3.12%,超过1978年到新世纪初的年均增产幅度2.28%的水平,比同期世界同类品种生产年均增幅2.12%高出1个百分点;我国三大品种单产年均增长1.69%,而世界同类品种同期单产年均增长1.13%。
在粮食连年丰收的同时,我国农民收入实现连续八年较快增长。尤其是2011年,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900多元,实际增长10%以上,增幅再次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1985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在灾害重、挑战多的情况下,仍然实现了粮食生产“八连增”、农民增收“八连快”,这是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完善、农业基础不断加强、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新成果。
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下发了八个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直接有效的强农惠农政策。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从2004年的2626亿元快速增加到2011年的1万亿元左右,年均递增21%。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