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公开征集地沟油检测方法于2011年最后一天截止,共征集到近300种检测方法。相关负责人表示,公众提供的检测方法是否可行,还需要经过严格的专家验证:先进行分门别类,由专家委员会确认哪些是有希望的,确定有无必要进行下一步的“盲样”考核。
检测地沟油对技术要求很高,一般公众似乎很难给出专业意见。而且之前征集到的由多家技术机构提供的5种地沟油检测方法已被证明无法识别地沟油,那么如何让公众相信,此次征集到的300种检测方法,就一定有破解之策?推荐阅读超三成政府采购预算今年起面向中小企业 明年电煤供应不容乐观 促销费新政措施有望本周公布 中美俄拟联手反制欧盟碳税隆胸危机牵出英国整形业黑幕组图:2012你最想要什么 [股神争霸] 涨停王浮出水面汤敏:实体经济贫血究竟啥原因
地沟油之“罪”并不是最近才被发现,倘若民间有破解地沟油检测难关的高招,恐早已向国家申请专利,根本无须等到现在。何况征来的检测方法也要首先过专家委员会这一关,根据他们提供的思路和办法来进行认定,打上如此明显的专家“痕迹”,这样的公开征集本身就打了折扣。
这样说无意质疑卫生部的公开征集之举,能主动征求民意已是一种进步。但相关负责人明确说了,要准确识别地沟油,确实有很大的技术难度。而且世界各国的经验也表明,地沟油的检测一直是个国际性难题,还没有哪个国家有所突破。显而易见的问题是:为什么同样缺乏技术检测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却能杜绝地沟油流向餐桌?因而,一味纠结于检测技术的方法论,并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别人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根治地沟油的成功范例,大可以借鉴之,走出“技术依赖症”的思维定性。
细究起来,国际上根治地沟油的模式大概有两种,一种是类似我国香港、德国、美国等采用的从源头抓起,通过立法严禁餐饮企业直接倾倒和售卖地沟油;另一种是像日本处理地沟油的财政补贴模式,政府在预算中拿出大量的环保经费,补贴给提炼生物柴油的燃料厂,餐饮企业将地沟油卖给燃料厂的价格,要高于卖给非法加工地沟油的企业,从而切断非法收购的渠道。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