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打造全国首个柠檬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
2011年12月28日,记者从安岳县柠檬局获悉,安岳县政府与内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日前签订了《关于出口柠檬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工作合作备忘录》,将联手打造中国首个出口柠檬质量安全示范区。据了解,该县力争在3年内将10万亩柠檬纳入示范区,出口柠檬将达到总产量四分之一,并建立起一套规范的农业投入品“供、销、用”全程链式管理机制。
直营代替转口外贸将中介费用返还果农
作为占据国内80%产量的柠檬之都,安岳的柠檬种植面积今年达40万亩,产量在30万吨,今年总出口量为10万吨。目前,安岳拥有17000余亩出口柠檬备案基地。
“以前的出口备案基地是以9家企业为主体在做,政府只是协调。”安岳县柠檬局副局长刘毅告诉记者,而且以前出口主要靠转口贸易、直营出口和通过关系出口等形式,其中转口贸易借一些有资质的公司的“壳”实现出口高达99%,但是,为此就要将20%—30%的成本支付给公司。
“而此次建立出口柠檬质量安全示范区,就是政府介入,改唱主角,全面提高柠檬质量安全,增强市场竞争力,将柠檬出口做大做强。”刘毅说,而最终是让老百姓得实惠,以前支付给公司的钱返到了果农手里,每斤可能多赚四五毛钱。
而该示范区的建立对安岳柠檬扩大出口意义同样重大。“只要我们具备出口资质,更多的柠檬达到标准,出口规模可能大幅增加。”刘毅说,比如我们每年出口俄罗斯在万吨以上,而俄罗斯刚加入wto,关税将大幅降低,是一个很大的利好消息,同时我们还能通过俄罗斯逐步打开欧洲市场。
据刘毅介绍,该示范区的具体规划和细则将于2012年初出台,争取2012年实现3万亩,3年后达到10万亩。
不会增加果农成本一枚小标签追溯全程
据安岳柠檬产业局局长刘孝林介绍,出口示范区将建成柠檬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农业投入品控制体系、可追溯体系、疫情疫病监控体系、农药残留监控体系五大体系,届时,产地环境、农业化学投入品采购使用、病虫害防治与疫病控制、收储运、加工等各环节均可查询。然而,此举会不会增加农民生产成本,可操作性又如何呢?
“基本不会给农民带来负担。监测由行政成本承担,而果样农残检测则由柠檬局每年拿出30万元专款负责,9成以上费用都是政府出。”刘毅介绍,该局本来就有个生产指导清单,鼓励农民使用低残留农药,推广柠檬专用肥,而这些与市场其他农资产品价格相差无几。
据记者了解,该项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目前还正在制定中。“比如生产环节,我们可以将41个柠檬生产乡镇整体以坐标形式分成若干个单元格,实行网格化管理,柠檬局和乡镇实施信息记录和监管。”刘毅设想,今后,消费者可以通过柠檬上的一枚小标签,把“护照”代码输入网络,春天打了什么药,夏天施了什么肥,秋天好久套的袋,就能一目了然。
“最终是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引导越来越多的果农实施标准化生产,促进安岳柠檬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国际知名度,最终让老百姓更加受益,实行良性循环。”刘毅说。
(李淼)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