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走基层]磁县“夕阳俏
2024-05-01 19:42    9862 来源:长城网

长城网邯郸12月30日报道:(沃倩倩董建华)隆冬时节,北风凛冽,寒流滚滚,但在磁县观台镇却上演着一场热气腾腾的文化盛宴。“《夸媳妇》:一双大眼精神好,鼻子不偏也不歪,就是嘴巴有点大,吃起饭来也不胖,皮肤不黑也不白,好像那青白蛇仙下凡来……”这是河北省文化之星、磁县观台镇“夕阳俏又红”慈善文艺团正在演出的一个场景,演出的曲目是他们自己创作的讽刺对口快板“夸媳妇”。

成立于1995年的“夕阳俏又红”慈善文艺团,现有成员40余人,分布于观台一、二、三街村,年岁最大的68岁,最小的近50岁。自编、自导、自演的豫剧、对口快板、讽刺小品、相声、“行路板”、军乐表演、老年秧歌等表演形式深受村民喜爱。作为艺术团的带头人,退休干部、“百佳乡村艺术家”杨金富带领这支老年文艺团,多次参加“欢乐乡村”比赛并获奖。16年来,这支艺术团文艺演出达1000多场次,队伍得到锻炼,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谈起这些活动,杨金福颇有感慨:“通过参加文艺活动,原来打麻将的都不再打麻将了,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好处说不完。”文艺团所在乡镇观台镇积极帮扶艺术团发展壮大,多方筹资9000元,为艺术团购买了音响、舞蹈服装,装备了调音台舞蹈灯,使这支“夕阳俏又红”慈善文艺团越办越好,越办越红火。

作为驰名中外的磁州窑发源地,磁县民间文艺源远流长,是河北省民间艺术之乡。他们在加大文化下乡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农民文艺宣传队伍。村村建起一个文艺表演队伍,村村建好一个文化场所,村村打造一个农民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村村建设一条文化街,村村建好一个广播站,配齐配强基层专职文艺队伍,壮大民间文艺力量,由此打造出的一批“农村文化之星”正在悄然改变着传统的文艺宣传模式,真正把文艺“下乡”转变为文艺“在乡”。

据了解,磁县类似“夕阳俏又红”慈善文艺团的文化团队有几十个之多,各有特色。讲武城镇刘庄村自发组织、自筹资金、自卖器材成立了农民文艺俱乐部,已有成员100余人。200余人的时村营背阁队、女子舞龙队,固义乡的文艺队,台城乡赵拔庄夕阳团等远近乡村闻名。太极拳表演队由去年成立时的200人发展到现在的500余人,老年腰鼓队现已达到200余人,“红歌”演唱团150余人,夕阳红老年秧歌队100余人,柔力球健身队100余人,健身球表演队80余人。时村营背阁、老年腰鼓、健身球、太极拳等表演已经成为“三下乡”和重大庆祝活动的必上节目。“夕阳红艺术团”、“磁县知音乐团”多个艺术团体,常年活跃在城镇乡村,成为一只编外的文艺宣传队、轻骑兵。由离退休干部职工组成的“夕阳红艺术团”曾代表磁县多次参加国家和省市演出,并获得多项奖项,先后有人民日报、中宣部等对磁县文艺开展报道宣传。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