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作为全国首批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8个省份之一,自2003年12月30日成立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三个面向”,时刻不忘社会责任,关注民生,在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小微企业中取得了一定成绩。贵州省农村信用社从一个弱小的金融机构整体上进入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其规模、质量、效益实现了量与质的飞跃,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各项业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成为贵州省内资产规模最大、存贷款余额最多、支农力度最强、金融服务面最宽、从业人员最多的金融机构。截止11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资产规模达到2181亿元,是2003年末的7.3倍;各项存款余额1718亿元,是2003年末的9.66倍;各项贷款余额1217亿元,是2003年末的8.23倍;存、贷款规模从改革前的第5位跃居省内金融机构首位;不良贷款由2006年末的34.42%下降到6.52%,下降了27.9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由2006年末的-0.1%上升到8.5%,上升了8.6个百分点,各项监管指标大幅提高。实现利润总额38.07亿元,向国家纳税19.4亿元,消化历史包袱14.61亿元。
牢记服务宗旨
——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发展作为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把是否有利于发展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把是否促进了发展作为评价班子的依据,积极探索符合贵州省情、农信社社情,体现农信社阶段特征的科学发展之路;始终坚持“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理念,结合农信社实际,制定涵盖综合管理、人力资源、财务核算、信贷操作、风险防范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200余项,形成了规范的制度体系和业务操作流程;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履职理念,把“管理、指导、协调、服务”职能具体内化为“出思路、创环境、管风险、抓服务”,正确处理速度、规模、效益之间的关系,有效促进全省农信社的科学发展。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