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30日上午9:00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召开联组会议,就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工作情况的报告开展专题询问。
[袁贵仁]在使用上,在我们常说的要保运转,要保工资,保安全的基础上重点要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做到四个“倾斜”。
一是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多年来,中央领导和各个部门都非常重视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支持,应当说在这一点上大家是有共识的,是有感情的,工作也是有力度,有成效的,但是从现实状况看,上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还是相对比较落后,和发达地区差距明显。因此,应当肯定我们这些年的成绩,但对我们的工作成效不能估计过高,教育扶贫任重道远,还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支持下去。
二是要向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倾斜。为了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规划纲要部署了八类教育,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加上继续教育六类构成了终身教育,还特别重视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这些都需要统筹兼顾,在经费的投入上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比例。从我们的实际测算看,从这八类教育的发展需要看,也参照国际上的一般管理和平均水平,我们职业教育、学前教育投入的比例还是偏低,应当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学前教育的投入。学前教育投入中央已经作出安排,现在需要落实;职业教育投入还需要从长计议,深入研究。我这里还要特别提到义务教育,尽管我们已经实现了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但是义务教育作为国家依法统一组织实施的免费、普及、统一的教育,仍然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义务教育我们经常讲的是“量大、面广、线长”。我们国家有2.6亿学生,其中小学生1亿,中学生1亿,大学生和学前教育学生各3000万。义务教育我们有1.5亿学生。尽管我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应当说巩固和提高仍是重要任务,特别是刚才永新同志提到的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仍然需要摆在教育投入的重中之重位置,农村义务教育仍然要摆在优先考虑的地位。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