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9日报道:据义乌市工商局最新发布的一期义乌市场信用指数显示,11月份,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达65.5亿元,市场信用综合指数攀升至146.06点,双双创下今年来单月新高。
报告分析认为,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和美国经济陷入高失业、高负债的困境,世界经济前景低迷。由于国内中小企业经营出现困难,经济增速逐季回落,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在国内外经济运行总体压力加大的格局下,义乌克服种种不利因素,多方挖掘市场潜力,迎难而上,在严峻的形势下依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11月,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达65.5亿元,环比增长11.2%;海关监管义乌小商品出口报关单3万份,监管出口集装箱5.6万标箱,同比增长19.3%和19.7%;市场信用综合指数146.06点,环比增长1.77%,这些数据都创下了今年单月新高。
11月份,义乌市场信用指数的四项分类指数也全面飘红,其中商品质量指数从十月份的144.05点上涨至144.36点,环比增长0.22%;交易活跃指数环比增长3.69%至147.91点;客商满意指数环比增长0.27%至145.68点;风险可控指数止跌回升,从十月份的142.54点增至146.52点,增长2.79%。
在“义乌市场信用指数五色灯预警子系统”监测下,十一月义乌市场信用综合指数和四大分类指数的数值全部大于110,均处于“绿色灯”安全区域。在“义乌市场信用指数波动预警子系统”监测下,十一月各分类指数全面稳中见长,其上升幅度均在-5%~5%的区间内,属于“n”(normal)正常状况。
据分析,有效注册商标数量的快速增长、市场交易活跃、经营户和外商满意度提高、新设企业数量增加和中小企业资金难题得到缓解等,都是四项分类指数和信用综合指数走高的主要原因。
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的专家认为,入世十年来,包括义乌企业在内的中国企业享受到了加入世贸组织所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而随着市场国际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广大企业需进一步加强自身信用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