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萝卜章银行闯红灯授信额度骗了谁
2024-05-01 18:37    3605 来源:光明网

广东省深圳市一家本来具有良好资信的企业,因资金链断裂,铤而走险,采取拙劣的手段,公然向银行诈贷。而一向对这家企业深信不疑的银行,在审贷、放贷等环节的管理上漏洞百出,居然被骗走了8970万元。“萝卜章”骗贷案再度上演,与银行信贷管理制度执行不力、案件防范意识松懈、信贷投向上偏颇、竞争环境不公平等因素有很大关系。稿源:光明网·法治频道。

“萝卜章”骗贷,好像是很久以前的故事了,都是由于监管手段不全,或者说制度不完善,而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但在金融体系相对完善的今天,在金融制度相对“先进”的深圳,居然出现了“萝卜章”骗贷的恶性案件,不能不让人为之震惊。在所谓“授信额度”的光环下,“萝卜章”可以在深圳的银行里一路“绿灯”,到底是“授信额度”骗了银行?还是“萝卜章”骗了银行?还是银行被自己颁发的“授信额度”所麻醉?无论“萝卜章”还是“刚印章”,银行验证过程中都没有了“红灯”。直至骗贷案件的东窗事发,才发现一个个的“萝卜印章”,原来是一个又一个深深的诈骗陷阱,真的发人深省。

此次深圳金融诈骗案的出现,不能止于报一下案、把案犯拿下、把钱款追回了事。而应该看到时下金融体制中,怎么还会发生这样拙劣的“萝卜章”骗贷案。

消息称:在审贷环节,该公司与合同单位及银行三方间的协议并没有当面达成,,银行未加核实就轻易相信。在验证环节,该银行支行使用银行验印系统对印章进行核对,发现在银行预留的印鉴不符。而且骗贷方的解释只是“盖错了公章”。当天两次没有通过验证,第二天竟然通过了银行的验印系统。足可见,此次骗贷案的成功,并非“萝卜章”可以瞒天过海的。无论是在审贷环节,还是在验证环节,银行工作人员均可以发现并阻止。然而遗憾的是阻止的“红灯”,在第二天就变成了“绿灯”,难道仅仅是“6800万元的综合授信额度”惹的祸?就算这个企业是具有“良好资信”的,工作人员也应该想一想:既然是“良好”的企业,干嘛印章都不对?这不是分明在作假吗?这是近一个亿的“萝卜章”骗贷案,银行工作的这种“疏忽”、这种“信任”、这种“授信额度”,在金融危机四伏的今天,国家是伤不起的。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