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4岁的蒋丽玲是农八师一三三团二连职工,她依靠党的富民政策,自2002年发展养猪以来,潜心经营,自繁自育,现已成为拥有250头生猪,年产值达20万元的养殖大户。
1985年蒋丽玲刚结婚和丈夫在连队承包土地,由于土质条件差,缺乏种植经验,碰到好的年份一年能有几千元收入,遇到自然灾害年份收入甚微,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好何才能过上好日子呢,蒋丽玲和丈夫经仔细观察发现,连队的养猪户生活慢慢都变好了,而且团场还积极鼓励职工大力发展畜牧养殖,出台有一系列发展畜牧业的优惠政策。2002年春天,他们萌发了利用庭院发展养猪的念头,说干就干,他们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了些钱,一个当大工,一个当小工,在自家院子里建起了面积为120平方米的养猪舍,买来10头仔猪开始饲养。她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剁猪草,配饲料,打扫猪舍,整天围着小猪转,仔猪在她的精心饲养下,个个长得膘肥体壮,当年出栏肥猪20头。同时她还培育了10头生产母猪,第一年养猪便获纯利5000余元,初次养猪使蒋丽玲尝到了甜头。
2003年3月,蒋丽玲想扩大养殖规模,但苦于没有资金,正在她愁眉不展时,团自营经济办工作人员给她送来了20000元无息贷款,养猪饲料,并把她带到其他先进的养猪场进行参观学习,经过参观让她增强了扩大养猪规模的信心。2003年5月,在连队党支部的帮助下,她建起了一座有饲料加工房,配料房,产仔房、育肥室、母猪舍等设施为一体的初具规模的养猪场。正当蒋丽玲满怀信心准备大干一场时,出现“非典”,猪肉价格一落千丈,活猪每公斤5.3元,一头大肥猪只能卖600多元,眼瞅着180多头大肥猪无人问津,成本急剧增加,蒋丽玲急得焦头烂额。为维持猪场的正常运转,他又四处借款60000元,在心里默默祈祷一定要坚持住。9月初,猪肉价格开始回升,每头活猪涨到800余元。尽管如此,年底一算账不赚不赔,辛辛苦苦干一年,丈夫有点动摇了,她耐心地给丈夫做工作,打消了丈夫放弃猪场的念头。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