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黑龙江甘南兴塔水稻合作社负责人,朱海昌发现很多农民的粳米还压在家里,而价格却在下跌。
比如目前稻谷(水分为60%)价格为每斤1元3毛,比11月初的每斤1.4元多左右的价格有所下降。这种价格高开低走的情况,与去年低开高走的情形相反。
去年稻谷收购时,是每斤1元1毛,后来涨价到了每斤1元4毛多。“但是农民因为现在价格低不卖并不是好事,搞不好后期的价格还要低。”朱海昌对记者说,“奇怪的是,今年前来收购稻谷的贩子也不多。”
记者获悉,近1个月左右,包括全国的小麦、玉米,以及部分地区稻谷(粳米)价格,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这与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实现8年增产有关。
湖北襄阳粮食局副局长龚锡强发布报告称,自今年10月下旬以来,中国粮食市场价格急转直下,稻谷、小麦、玉米价格都在下跌,几乎所有的粮食品种市场收购价格都下跌,平均跌幅在5%以上。
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7121万吨,比2010年增长4.5%。全国粮食产量增加,使得供求关系出现过剩的可能出现。
国家统计局还将在12月9日公布11月物价数字。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判断,粮食丰收会使得粮食价格短期内波动,11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4.3%,大大低于今年10月5.5%的水平。
粮价罕见下跌
“目前前来收购的企业也不多,粮食流通不足,大家对卖粮持观望态度。”朱海昌说。
而记者获悉,目前粮价下跌的情况不仅仅有稻谷,玉米和小麦的情况也类似。
中华粮网数据显示,从11月以来,除了南方的籼稻价格仍在上升外,全国的小麦和玉米价格,以及东北的粳稻价格有所下跌。
比如11月10日全国主产区的玉米平均收购价格为每吨2187元,12月1日跌到2077元,每吨降价110元。小麦主产区在11月17日的价格是每吨2110元,12月1日跌倒2107元。
把水稻、玉米、小麦整合在一起的粮食价格指数,也有类似的变化。比如以2008年为100计算,今年9月底中华粮网原粮价格指数是139.98,12月1日跌至136.86。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