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破解"价贵伤民,价贱伤农"的猪价魔咒,产猪大省四川酝酿多时的电子商务模式终于"亮剑".
昨日(11月30日),四川大宗电子交易平台正式启动,同时平台推出的首个交易产品---生猪电子交易也同步上线。据悉,上述电子交易平台由四川中锦大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进行运营(以下简称四川大宗),而四川大宗则由成都传媒集团旗下成都博瑞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发起成立。
四川大宗相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生猪电子交易只是四川大宗推出的首个平台,未来还将把四川的优势产品,如农副产品和矿产品等大宗商品纳入。
像炒股一样"炒"生猪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入四川大宗的交易大厅,发现里面的景象和股票交易所十分相似。墙上的大屏幕滚动播报生猪现货电子订单合约、报价,并即时更新全国各地生猪报价。大厅内人声鼎沸,有意前来开户的养殖户和采购商把业务员团团围住,向他们咨询如何开户和操作。
"和炒股差不多,只不过交易内容变成了生猪。"业务员简单地介绍称,用户在四川大宗开户之后,可以登录四川大宗的网站进行交易;采购方选用招标模式,供应方采取拍卖模式进行交易;四川大宗交易平台还设立涨跌停板制度,生猪产品涨跌停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5%……
在生猪交易平台上线后,昨日首批推出的4个生猪现货电子订单合约为sz1112、sz1201、sz1202和sz1203,共有100多个交易商入市参与交易。其中,主力合约sz1203(交割期为2012年3月)的开盘价为1735元/批(每批80公斤),当日结算价为1739元/批,涨幅为1.21%.
当日,四川大宗还分别与3家生猪养殖和屠宰加工企业达成合作:中食成都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四川大宗现货招标方式采购生猪现货20万头,眉山科苑饲料有限公司和营山县通鸿猪业有限公司通过四川大宗现货拍卖方式分别出售生猪现货10万头和5万头,交易合同总金额合计6亿元左右。
上线首日,四川生猪交易平台首战告捷,生猪总成交量3142批,成交总额545.6654万元。
生产优势转向定价优势的尝试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