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产品被指已沦为市场"噱头"
调查发现:有机产品认证乱,可信度低,
消费者花费高价,但合法权益难有保障
□记者 李岩 实习生 赵方园
阅读提示
在食品安全成为国人关注焦点的今天,作为国际最高标准的食品业态,超越了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标准的有机产品、有机转换产品(以下统称有机产品),却在进入中国百姓生活不久即陷入混乱局面。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冒用认证、一号多用、交费领证、监管真空,已使有机食品面临信任危机。
有机产品很贵很可疑
当前不少获证企业是一号多用,如果商家私自添加认证品种,消费者即便查询也难以辨别。
在郑州市场上,有机产品在超市、土特产店都有售卖,高昂的价格是这类产品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
在一家知名连锁超市,专门划出了"有机产品"区,产品包括有机绿豆、有机薏仁、有机亚麻籽、有机黄豆、有机大黄米、有机红小豆、有机白芸豆等国产和进口有机产品。其中,580克包装的国产有机绿豆标价36元。国产有机黄豆900克标价38元。而不远处的非有机食品区,普通绿豆500克3.98元,普通黄豆500克2.98元。
在另一家超市,2.5公斤包装的有机糙米售价75元,410克包装的有机红薏仁售价42元。
采访中,不少消费者都表示对有机产品有所了解,但对这些产品是否货真价实、物有所值普遍心存疑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