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山西晋中科技兴枣成农业新亮点
2024-05-01 16:26    1023 来源:农博网

红枣产业作为山西晋中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十二五”农民人均纯收入翻番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经历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起步发展、九十年代的规模扩张和本世纪以来的徘徊停滞三个阶段。目前,遇到了病裂严重、效益下滑的困扰,面临管理松懈、粗放经营的困惑,陷入了发展乏力、面积萎缩的困境。如何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措施来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改造和提升传统低产低效枣林,挖掘和开发现有枣业的增产增效增收潜力,进一步调动农民种枣树、发枣财的积极性,成为市委、市政府重点关注的课题。在晋中发展枣业的步伐中,榆次区庄子乡华信安康和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转科技之型、强红枣产业的做法,使该公司千亩生产示范基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极大的带动了当地枣业的发展,不啻为给困境中的晋中枣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龙头企业科技攻关获成效

通过农产集约化、科技化、工业化、规范化、信息化的变革,农业资源将得到颠覆性的价值提升,其中,林果业的开发孕育着同样巨大的商机。2010年成立的晋中华信安康和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一年来通过技术引进和重点攻关,取得的设施防雨技术、双调技术、智能烘干三项技术成效显著,得到了枣农的普遍认可。

设施防雨技术主要是在传统枣树上用支架撑起塑料布,形成一个遮雨棚,有效地防止红枣裂果。该技术亩均投资8000元以上,一次投资可持续使用八年,年均投资1000元。今年,该公司实施防雨棚的枣园病裂率不超10%,比未设施防雨的枣园裂果率70%低60个百分点。按亩产2000斤鲜枣、10元/斤计算,每亩可增收12000元,效益非常可观,农民认可。但由于一次性投资较大,大面积推广有一定难度。

双调技术是一项综合管理技术,主要是通过上调树势、下调土壤,达到优质丰产,提高果品质量。该技术亩均投资2000元以上。今年,该公司实施双调技术的枣园亩均产量2000斤,比未实施双调技术的传统枣园亩均增产600斤。按10元/斤计算,每亩可增收6000元,效益较为明显,农民接受,适于大面积推广。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