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太原:蜂蜜掺杂使假 编造甜蜜谎言
2024-05-01 16:17    6090 来源:人民网

昨天节目中我们提到食品安全国家新标准中要求,如果不是纯天然蜂蜜,其包装上就不能出现“蜂蜜”的字样,而应标注“蜜膏”或“蜜汁”,而记者了解到,尽管市场上很多蜂蜜产品标明是纯蜂蜜,但一些超市工作人员却坦言,这些蜂蜜的纯度有猫腻,这会是真的吗?

米先生是我省一家蜂蜜产品企业的工作人员,现在在这家企业设在太原的一个蜂蜜专卖店工作,米先生告诉我们,他在蜂蜜这一行摸爬滚打十几年了,对目前蜂蜜企业生产现状以及市场产品情况都有一定的了解。说起蜂蜜,他首先给我们澄清了一个概念,那就是超市工作人员所说的结晶的就一定是纯蜂蜜,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米先生说,如果产生了比较硬的结晶,很可能是蜂蜜中加入了蔗糖,也就是说那就不是纯的天然蜂蜜了。据他介绍,现在不少蜂蜜生产加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在蜂蜜中添加了一些物质,甚至用甜蜜素和色素直接勾兑,却打着纯蜂蜜的幌子出售。

采访中,米先生以洋槐蜜为例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一个蜂箱一般有四五万只蜜蜂,一个花季能产洋槐蜜30斤左右,将蜜蜂饲养成本、蜂蜜水分损耗、人工费计算在内,一斤洋槐蜜的生产成本在12.5元到13元左右,而洋槐蜜的收购价为每斤15到16元钱,企业收购后加上装瓶包装成本、进超市费用,再加上企业利润、超市利润,一斤洋槐蜜在超市的零售价格应该在30元钱以上,然而在超市里,标价十几元钱的蜂蜜却比比皆是。

据统计数字显示,中国原蜜年产量约为8万吨,而2010年蜂蜜出口却高达10.11万吨,内销的蜂蜜并不比出口的少,这多出来的产量究竟是来自于哪里呢?

看来蜂蜜造假确实存在,那么在这些假蜂蜜里生产商加入了哪些物质?对于这些掺杂使假的蜂蜜有关部门又是否能检测出来呢?请明天继续关注。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