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德
据《西藏日报》报道,拉萨市连续四年在中央电视台“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中,被评为中国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这一殊荣,是对拉萨市民生活品质与价值追求得到满足的充分肯定,是对拉萨各项生活指标的高度赞许。
但细细观察,拉萨乃至整个西藏人的膳食结构还不能令人完全满意,饮食结构比较单一,不少人的体重超重,体型偏胖,有“啤酒肚”的不少,饮食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疾病也不少,尤其是成年人和老年人超重、肥胖现象更为突出,这与最近国家体育总局刚公布的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基本吻合。从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数据看,2010年,全国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超重率分别为32.1%和39.8%,超重和肥胖率呈现持续增长势头。
生活在雪域高原的人们,喜欢吃牛羊肉、吃糌粑、喝酥油茶,吃蔬菜、水果总量偏少,饮食结构比较单一。这种传统的饮食习惯和单一的饮食结构,不利于健康、养生,也与居首的幸福指数有距离,需要不断调整膳食结构,进一步增强体质,增加幸福指数。
要保持传统习惯中的饮食精华。喜欢吃糌粑、喝牛奶,这是现代健康饮食所倡导的,一定要保持和发扬。不要因为日子好过了,生活富裕了,就改吃精米白面,就喝各种饮料和啤酒。其实,我们西藏人喜欢吃的糌粑、喝的牛奶,是全国人民现在羡慕的、追求的健康饮食,也是专家推荐的健康食品,是我们民族饮食的精华,切不可轻易放弃传统饮食中的精华。
要把粮食摆在养生之本的地位。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可以避免欧美等发达国家“三高一低”(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纤维)的缺陷,对预防心血管等非传染性疾病大有裨益,膳食中的粮食总量应占一个人食物总量的55%65%,其中以糌粑为代表的杂粮是最好的健康食品。
要保证足够的蔬果类食物的摄入量。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胡萝卜素以及各种抗氧化物质,尤其是深色叶类蔬菜,营养更丰富,更利于健康和养生。水果中含有有机酸、果胶等,有利于人体的全面健康。在增加果蔬类食物摄入量的同时,要减少牛羊肉和酥油的摄入量,降低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食物在用餐中的比重,增加高纤维食物在膳食中的比重。
“穿衣戴帽,各有所好”,饮食结构虽是个人和家庭的事情,但关系着幸福指数的内涵,关系着健康工作的大事,关系着人民健康长寿。让我们跳出固定的、程式化的饮食方式,改变单一的饮食结构,摒弃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吃出健康,吃出幸福,把雪域高原人们的幸福指数进一步推高。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