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酒正在重庆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繁荣,一种注重葡萄酒文化、不同于酒类专卖店和商超经营模式的酒窖,在重庆遍地开花。消费者追捧,投资者亦趋之若鹜。
然而,在蓬勃发展的外表之下,在奢华优雅的背后,依然有那么一些混沌、浑浊的现象值得关注,比如价格泡沫大、品质混乱,等等。所幸,行业主管部门也在动手规范。
价格迷乱
红酒流通信息不对称
酒窖经营的葡萄酒利润如何?上个周末,在汽博中心一家汽车4s店工作的程妮就有了这样的困惑:4s店打算做活动,需要团购一批葡萄酒,她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经常光顾的一家酒窖,不料,她竟傻了眼 一款在酒窖里标价为120元的原瓶进口卡斯特葡萄酒,会员价最低8.8折,然而,当她和对方谈起团购的时候,工作人员的报价立刻变成了每支68元,更不可思议的是,当她来到另一家酒窖的时候,同款酒的团购价报价仅为58元。"即使成本价是58元一支,利润都达到了100%,简直是暴利。"程妮忿忿不平。
即便价格落差如此惊人,在国内市场上,普通市民很难比对。佰酿酒窖总经理朱锋告诉记者,在法国波尔多地区酒庄就有数千个,往往一家酒窖手里握数百个酒庄的经销权或者代理权,除了部分"大市货",基本上很难有"撞车"的情况出现,也就是说,一瓶进口葡萄酒到底利润如何,也只有经销商自己心里清楚。
朱锋说,在法国,卖价两三欧元的葡萄酒满街可见,但是到了国内,这种酒再怎么都会有上百元的身价,涨三倍也不奇怪。
"进口葡萄酒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但是消费者对其的了解远远落后于需求的增长。由于经销渠道利润高昂,国内消费者并没有因此得到实惠。"重庆商委酒类管理处处长戴云说。
假货泛滥
小拉菲空瓶500元一个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