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粮食生产“八连增”在望 专家称基础尚不稳
2024-05-01 13:42    91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9月23日报道:“应该看到,尽管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但农业增产的基础仍不牢固。”23日,谈及中国即将取得的粮食总产“八连增”,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周立如是提醒。

中国农业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国秋粮丰收已成定局,今年全年粮食总产有望迈上11000亿斤的新台阶,实现连续8年增产,单产和总产将再创历史新高。

“这其中,气象条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孙立城表示,总体看来,今年的雨热条件比往年要强,在其所处的主要粮食主产区东北,今年是“二三十年从未遇到过的好气候”,“雨热同季”给农作物生长提供了很好的增产条件。

周立也持相似的观点。据他介绍,影响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因素是自然因素,至于明年的气候是否会继续有利于作物生产,“目前很难说”。

对于促成粮食生产“八连增”的人为因素,孙立城分析,2004年以来,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孙立城提供的数据显示,2003年以来,全国21个省区粮食播种面积实现了恢复性增长,相较于2003年之前的严峻形势,这是一个“可喜的转变”。

周立则指出,目前中国的种粮收益还比较低,地方政府对粮食生产的投入还不够,长期抑制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在他看来,这是制约粮食稳定增产的一大因素。

除了中央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孙立城认为,2011年聚焦农田水利的中央“一号文件”初见成效,也对粮食增产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他以吉林省为例,称该省在中央“一号文件”的框架下,推进1000万亩耕地的节水灌溉,既节约了水资源,又促进了玉米等作物的生长。

对于“一号文件”,周立认为,这种基础设施的建设短期内很难收到明显成效,在最近几年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不到位仍旧是制约粮食生产的一大软肋。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