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华丽外表难掩过期本质 吃洋食品把好“进口”关
2024-05-01 12:56    10001 来源:和讯网

9月3日,家住太原市南内环街的刘女士,从一家专营小零食店里买了几盒包装精美的韩国进口饼干。孰料回家打开准备给孩子吃时,一股刺鼻的味道扑面而来。“肯定是过期食品。这么贵,还是过期食品。”刘女士遂找到商家理论。虽然退了钱,但刘女士心中依然气愤难平。

与刘女士有同样经历的,并不在少数。一些消费者在被这些进口食品“华丽”外表吸引的同时,忽视了商品标识不清、进货渠道不明等问题。太原市工商局近期对进口食品的检查情况显示,进口食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无中文标识或中文标识不规范。二是无进口食品检验证书;三是国产食品冒充“进口食品”。

针对以上问题,9月7日,太原市工商局发布今年以来第二号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进口食品时,要做到“三看”。

一看标识。按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说明书应当载明食品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以及成份、生产日期、保质期、贮藏指南等。对无中文标签或标签上主要内容缺失的进口食品,建议不要购买。

二看“ciq”标志。“ciq”(中国检验检疫的缩写)标志,证明其经过中国进出口检验检疫。如果没有通过规范的程序、合法的渠道进口,未经检验检疫合格的外来食品可能会存在着安全隐患。如果是没有,要谨慎购买。

三看《进口食品卫生证书》。该证书是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口食品检验检疫合格后签发的,证书上注明了进口食品的生产批号等详细信息,是进口食品的“身份证”,如果食品经营者出示的食品卫生证书与货物不相符,建议慎重选购。记者曹秀娟

来源:新华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