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监管声势吓退“花哨月饼”
2024-05-01 12:47    1387 来源:互联网

本报9月7日报道:“葱烧海参”、“皇鲍翅馅”、“贵妃香菇”……细心的市民或许会注意到,这些看似大酒店菜名的月饼品种今年明显减少。由于今年食品安全的监管风声趋紧,不少“花哨月饼”也跟着销声匿迹了。

6日,本报a08版曝光了省质监局公布的76批次不合格月饼名单,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记者在市场上采访发现,这一名单曝光后,涉事月饼企业的销售当即受到影响,一些反应较快的品牌商家还当即对不合格产品做出下架、退货处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今年以来媒体大力曝光了一大批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相关部门也加大了监管力度,今年的月饼产品较往年规范了,往年那种依靠巧设名堂炒概念卖高价、包装奇名怪馅的“花哨月饼”少了很多。

“举个例子,葱烧海参、皇鲍翅馅、贵妃香菇,如果单看名称,你会不会认为是大酒店的菜名?不是,是月饼品种。再比如,南洋斑斓、鲣鱼昆布、炭烧、擂沙,单看这名,你能猜出是什么月饼馅料吗?肯定没有几个人能看得懂,但是市场上就有!”采访中,一名做了20多年月饼的食品界人士向记者抱怨。他告诉记者,这些年随着月饼包装越来越奢侈,一些月饼企业不是踏踏实实做月饼、做食品,而是大兴炒作包装之风,市场涌现了许多奇名怪馅的“花哨月饼”,价格上动辄几百元。

不过,令这位“老月饼”略感欣慰的是,由于今年监管力度大,市场上奇名怪馅的“花哨月饼”明显减少。来自有关方面的信息也表明,今年省内的月饼市场确实不那么“花哨”了,不少负责任的食品企业主动拒绝制作所谓的“创新产品”。

山东金乔食品厂负责人张磊告诉记者,他们今年只生产21个品种的月饼,基本都是传统的月饼品种,不做无谓的不切实的“创新”。他打比方说,像“海参月饼”这一产品,虽然打上“海参”的名号可以卖高价,但是他们不敢做,因为质量、含量、工艺菌群等不好把握,拿不准就可能出事,宁愿不做。

来源:齐鲁晚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