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一段时间低价运行之后,国内led的产业链出现了“合伙”涨价。5月份,led芯片涨价;此后,led封装开始涨价;而处于下游的led显示屏也在酝酿涨价。数据显示,led价格的整体涨幅为10%左右。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低价运行之后,国内led的产业链出现了“合伙”涨价。5月份,led芯片涨价;此后,led封装开始涨价;而处于下游的led显示屏也在酝酿涨价。数据显示,led价格的整体涨幅为10%左右。
根据各厂商发布的调价函,本次涨价的原因为金、银等贵金属价格的攀高,导致led器件的核心部件——金线和银支架的成本走高,同时人工成本也在持续增涨。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过去几年,led市场价格呈“横s”形走势,本次涨价也仅是这一走势的延续。在经历了一两年的低价市场之后,价格出现反弹,虽然整体上价格可能持续走低,但是led行业的竞争需要回归理性和价值。
上下游“合伙”涨价
据了解,本次涨价始于今年5月份,**先予以调价的为上游的芯片。5月初,晶元光电宣布,部分系列led芯片价格将上涨。晶电对涨价的解释为“近期各种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涨,已超过公司目前成本核算价。此后,led芯片厂商三安光电、华灿光电也陆续上调了led的芯片价格。
记者查询了多个芯片厂商的调价函发现,调价的原因多为原材料的上涨。三安光电的调价函也提到,原材料价格触底反弹,黄金较年初上涨27%以上,衬底较6月上涨30%以上,同时由于中小功率芯片尺寸小,后段制程消耗大量分选与测试产能,单位人工成本上涨,导致后段制程产值急剧下降。
而伴随着led芯片的上涨,led封装产品也开始陆续上涨。深圳木林森光显科技在8月30日发布调价通知,宣布从9月1日起,将显示器rgb灯珠价格上调5%。信达光电、国星光电等封装产品厂家也于近日宣布上调封装器件价格。
上游芯片、封装的涨价,也导致下游led显示屏的价格上扬。主营led显示屏的深圳合利来科技公司就在近日发布通知,从9月3日起将部分显示屏产品上调 6%-10%的材料成本。天合光电也发布通知,对室内led常规单元板上涨6元/张或4元/张不等,户外产品则暂时不作调整。
不过,对于本轮led上下游的“合伙”涨价,行业观察人士刘步尘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属于**近几年led产业价格走势的一个延续。过去几年,led价格一直处于“横s”形的走势,呈现有规律的上下浮动,今年年中则到了谷峰的阶段。但从整体来看,led价格在走低。
产业有望回归理性
根据led行业的研究机构ledinside统计,2015年,中国大陆的led行业整体表现低迷,以led封装市场为例,当年的规模为88亿美元,同比增长仅为2%。在今年出现了产业的整体回暖后,封装市场规模有望同比增长5%,达到93亿美元,上游芯片价格也止住跌势,部分厂商还提高了价格。
而对于本轮涨价,ledinside认为,除了成本之外,小间距led显示屏进入市场成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下游的旺盛需求和技术进步的空间使得小间距封装及芯片消耗量迅速成长。ledinside预估,2016年小间距led消耗数量将达290亿颗粒,随着中国大陆封装材料逐步朝向国产化发展,成本会进一步下降,促进市场发展,2021年小间距led消耗将达1898亿颗粒,年复合成长率高达46%,产值也有望从2016年的3亿美元成长到2021年的8亿美元。
小间距led的流行也正反映出消费者对led显示屏要求的提高,消费者的诉求也从“高光效”转向“高品质”,这也使得芯片和封装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来研发生产高性能的led产品。这除了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各个产业链的价格,也有望将led产业从**近几年“价格战”的泥潭中拉出来,从价格战走向品质战。
对于此次涨价,业内则普遍希望led行业能够回归理性。三星led中国区总经理唐国庆就对此次价格上涨抱有期望。他曾对外表示,市场竞争环境下,靠价格战已经无法走得长远,只有led产品回归它的本来价值,led产业回归理性的竞争环境,市场才有希望,才有长久发展的动力。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