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资本竞购日企 看重日本企业品牌和技术
2024-05-31 08:04    7242 

成立于2007年的aesc主要生产日产纯电动汽车聆风(leaf)使用的车载锂离子电池,由日产、nec集团共同出资设立,出资比例分别为51%、49%。

尽管金沙江创投对此项收购计划未予置评,但以日资企业为代表的跨国公司近期密集进行业务重组,确实为中资企业的收购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此前日产已经出售了包括零部件供应商康奈可(calsonic kansei)以及优嘉力叉车在内的部分业务,从而聚焦于动力传动系统和自动驾驶等核心业务。此外,日产还收购了三菱汽车,从而加大对东南亚市场的布局。

金沙江创投之所以对日产的电池业务产生兴趣,与其在新能源领域早已进行的布局相关。此前,金沙江创投已分别投资了生产低价节能led芯片的公司晶能光电、中国电动车制造商新大洋、三元锂电池生产商波士顿电池等环保领域。

在环保意识增强的当下,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电池等核心技术变得更加有利可图。未来新能源汽车成本的一半将来自电池。掌握的先进的电池设计与生产经验,还能够帮助企业在不断扩大的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中构建车载电池的供给体制。

全球汽车制造商都在看准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巨大潜力。中国政府要求电动车制造商从获得政府批准的电池供应商名单中寻找合作伙伴,并获得政府补贴。这些电池供应厂商几乎全部是中国本土企业。

当前,电动汽车所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松下已经成为了特斯拉的锂电池供应商。根据特斯拉的计划,公司2018年汽车年产量将提高到50万辆。日产-雷诺很早就开始电动车的研发,2009年,这两家车企就投资了40亿欧元投产日产leaf等电动车车型,并承诺年产出50万组动力电池。

然而,leaf等电动车的销量并不尽如人意,日产与日本电气公司也不能通过量产达到降低电池成本的目的,这令日产不得不重新考虑调整业务。

不过,这项收购是否能够最终达成交易仍然不得而知。

另一方面,此项收购也将日资企业推向了中国资本的风口。尽管中国企业近年来大力布局***收购,但是在收购日本公司收购的数和量上都无法与欧美公司相比。有外媒统计,今年以来中资收购日本公司总规模仅为1140万美元,去年一年中国企业赴日收购总额也仅为7000万美元。

除了日产以外,近年来索尼也动作频频,正不断抛售非核心的硬件业务,转而聚焦软件和娱乐平台。去年10月,索尼集团宣布将电池业务以175亿日元的价格转让给村田集团,由村田集团进行与索尼品牌usb电池、碱性电池、钮扣和硬币电池、便携式投影仪等相关的业务运营。双方计划在2017年4月初完成转让。

大量的亚洲公司对于收购日本资产感兴趣,主要看重日本企业的品牌和技术。而随着中国资本的日渐活跃和电子企业的崛起,将具备更强的竞购实力。

来源:中国著名品牌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