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业与瓷砖业同属劳动密集型行业 面临相似发展困局
瓷砖业,与鞋业有着共同之处。同样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行业,面临成本高、利润下降的艰难局面,以及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而百丽,很大程度上和中国大部分的传统瓷砖企业的经历很相似: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建立开发、生产、销售体系,并建立品牌零售网络,在开专卖店的同时,在各城市发展分销商,拥有强大的线下渠道,积累到一定的规模获得资本青睐,上市,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然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个性消费时代的到来,这些企业“船大难掉头”,不能快速时代的变化,最终呈现“断崖式”的业绩下滑。
百丽落幕 给瓷砖行业发展带来哪些教训?
一是不能过于依靠线下渠道。2013年,百丽才开始发展自己的垂直线上渠道——优购商城,然而已经错过了电商发展的最好时机,并且都是卖尾货,没能做到线上线下的差异化发展,更不用说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了。数据显示,优购商城一直只能占到销售额的4%。而我们很多瓷砖企业同样从抵触到被迫接受电子商务,错过了最好的线上布局时机;
二是不能忽略消费者和时代的变化,在设计与定价上要跟上时代潮流。百丽的目标受众是白领人群,然而新一代的白领人群已经与过去一代的白领人群有了不同的需求,他们不再将百丽视为“品质”的象征,他们更愿意去买轻奢品牌,“百丽”在他们眼中款式既不新潮,价格还不“美丽”。与之相同,很多瓷砖企业不愿意深度挖掘消费者的需求,一味靠着以往的经验“深耕”一亩三分地;
三是不能忽略原创设计。百丽让公司的鞋子设计师,对着国外的设计图样“移花接木”,忽略消费者的需求,导致款式更新慢、上货周期长、库存高。有多少瓷砖企业同样是习惯性“抄袭”?
四是跳出经验模式,迎合年轻消费者。一些奢侈品牌开设副线,在款式和价格上主动“迎合”年轻的消费者,而百丽却始终困在以往的经验模式里。跟百丽一样,又有多少瓷砖企业对外部的“跨界者”视而不见?
大数据时代 新零售发展模式呈现巨大优势
2016年,马云在云栖大会上提出“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概念,预测纯电商将死,新零售已来。在大数据为主导的时代下,商业革命暗潮涌动,包括瓷砖业在内的制造行业,都难以逃脱的发展趋势。
随着新零售更深度地打通和融合线上线下的商家,包括向上游延伸到设计、制造,向下游延伸到物流、仓储、配送,消费者购买行为大数据,可以帮助商家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华为任正非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而新零售宣称向只要消费者“凡买过,必留下痕迹”进军,整合线上、线下大数据等一切资源,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瓷砖企业能否抓住新零售的巨大商机?又或者是故步自封,沉迷在昔日的荣耀里?
总而言之,百丽的落幕绝不是偶然。想要一直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瓷砖企业就必须利用大环境优势,挖掘用户需求,做到精准营销,成为最懂用户的瓷砖品牌,切不可闭门造车,错失发展商机。
来源:中国著名品牌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