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疫情之下 家电品牌已开始大规模变革
2024-05-30 10:04    3375 

据之前《2019年中国家电行业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市场家电零售额规模8032亿元,同比增长率为-2.2%。而在疫情期间,降幅进一步加大,avc数据显示,2020年第9周(前2个月)家电整体数据大幅下滑,特别是线下市场各类产品如彩电零售同比下滑56.2%;空调零售同比下滑82.6%;冰箱零售同比下滑57.88%;洗衣机零售同比下滑60.46%。

其实无关疫情,为了走出低谷,家电品牌们早已开始了大规模变革。

从早两年开始,一股由海信、美的、海尔等一线家电品牌刮起的“多品牌”风,成为了行业主流。

由海信开始,2017年收购东芝;2018年收购欧洲家电巨头gorenje;加上旗下的容声、科龙以及联合经营的日立、约克;2019年又重启了原先定位于***高端用户市场的国际化子品牌vidaa。

紧随其后的像美的,在这两年先后发布(重新激活)了包括colmo、布谷、华凌在内的一批品牌,其面向家电市场的主力品牌已经在美的、小天鹅、比佛利、酷风、凡帝罗的基础上,得到迅速扩张,再包括此前收购的clivet,以及合作引进的aeg,美的旗下运营的家电品牌数量已经多达10个。

海尔在多品牌方面获得了不错的收效,像卡萨帝、统帅、ge等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品牌已经多达7个。国内家电市场多品牌的扩张,自上而下,现阶段包括格力、长虹、tcl、创维、老板、九阳等企业都通过收购或自建的方式完成了多品牌布局。

多品牌之所以会成为市场追逐焦点是在于,细分市场、需求多样化已经是最大的市场竞争点,产品的差异化包括销售渠道的差异化等一些细节,都将决定消费群体以及消费市场的归属。

多品牌战略的兴起并非是“一时脑热”,国外品牌在这一模式上走得更早,如博西、惠而浦、伊莱克斯这些多年前就开始布局,特别如伊莱克斯和惠而浦,虽然身为全球家电巨头品牌,却因迟迟无法真正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而略显尴尬,多品牌打法一直被给予厚望。

本土品牌走向多品牌化运营看中的当然是市场占有率,多品牌化也确实为他们带来了明显的收益,例如海尔旗下的各大品牌在各个细分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像卡萨帝在大环境向下的情况,2019年依旧收获了30%的销售增长,稳居高端市场占有率第一;统帅在将目光放到青年市场后,在2017至2018年都获得了30%以上收入增长,2019年上半年同样收获23%的收入增长。

通过多品牌策略,让各家有底气面对“价格战”,同时又凭借高端产品收获消费升级带来的红利。目前在国内家电市场,多品牌化经营早已渗透到了二三线品牌,多品牌成为了行业标配。

来源:中国著名品牌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