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中钢协:2017年钢铁业盈利增长是理性回归
2024-05-15 15:57    8435 来源:新浪财经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顾建国在日前举行的一次行业论坛上表示,2017年钢铁行业在去年走出低谷基础上实现了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企业效益稳步增长,但并没有大幅度挤压下游行业利润空间,钢铁行业赢利水平上升属于合理回归范畴。

顾建国表示,今年的钢铁需求好于预期。1-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额虽然同比增长仅为7.3%,但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同比增长19.6%,占固定资产完成额的比重为21.84%,占比较去年同期上升了2.25个百分点,而且用钢强度大的基础投资、基建投资如公共基础设施、交通等增幅明显高于其它行业。关键性宏观经济指标的持续向好表明宏观经济出现了良好的运行态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高速增长以及工业产量增速的回升,保证了钢材消费总量的稳中有升。

此外,顾建国认为,彻底取缔地条钢,并没有削弱市场总的供给能力,通过化解过剩钢铁产能和彻底取缔地条钢,我国钢铁产能利用量基本恢复到了合理区间。“目前,我国约取缔地条钢企业700多家,产能约为1.4亿吨,尽管地条钢产能很大,但实际上地条钢的产量远远达不到产能规模,不要把地条钢涉及的量估计太高,会产生错误结论,不能想当然”。他表示,地条钢集中的区域会出现阶段性的供应短缺,但这一短缺很快被合规企业的增产、其他区域钢材的流入所弥补。

他表示,1-10月份,全国的生铁、粗钢产量分别增长2.73%和6.14%,如果市场需要,合规企业能有产能释放的潜力。粗钢企业增产4104万吨,钢材出口减少2814万吨,弥补了去除地条钢的供应缺口。个别区域出现供应偏紧属于正常现象。“从前10个月运行情况看,供需关系基本稳定,现在大家关心的是取暖季所采取的环保措施究竟对供需有多大影响”。

顾建国介绍,与多年前相比,现在钢铁企业的人力成本、资金成本等要素成本均在大幅增加,钢铁企业是通过提升生产效率来化解成本压力的。但提高效率需要技术投入,所有的投入都需要有一定的效益回报,价格上涨,既是对要素成本上升的回应,也是对技术投入的回应。“现有钢材价格并不存在泡沫,更主要的是基于供求关系的合理回归”。

他表示,今年以来,大多数钢铁企业经济效益继续好转,一些由于各种原因长期亏损的钢铁企业也实现了扭亏为盈。1-9月份,钢协会员企业销售利润率为4.18%,钢铁企业效益持续好转,充分说明钢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成功的。同时,与大多数钢铁企业强化管理、降本增效等工作密切相关,也与铁矿石价格走势和钢材价格走势相同步兼保持合理价差相关。

他强调,近两年铁矿石与钢铁价格保持合理价差,并没有削弱铁矿石企业的利润。相反,世界主要矿产企业2017财年利润都有大幅增长。钢铁行业效益明显改善,而钢铁下游主要制造业利润仍然可观。如黑色金属冶炼和加工业,2017年1-9月份销售利润率为4.51%,比2016年同期提高了1.95个百分点。金属制品业销售利润率5.09%,通用设备制造业销售利润率6.36%,专用设备制造业销售利润率6.3%,汽车制造业销售利润率8.06%,均高于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表明钢材价格上升并没有大幅度挤压下游行业利润空间,钢铁行业赢利水平上升属于合理回归范畴。

“2018年应该是钢铁行业在2016年走出低谷、2017年稳中向好基础上持续稳固的一年”。顾建国认为,2018年机遇大于挑战,总体看钢材市场供需基本平稳,铁矿石供大于求的局面仍将持续。

他强调,去杠杆是钢铁行业当前非常紧迫的工作,钢铁企业要抓住有利时期,切实改善资产负债结构。钢铁行业资产负债率于2015年超过70%,2016年和今年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流动速度比也处在历史上较差水平,产业负担重是摆在相当一部分钢铁企业面前的重要问题。

来源:新浪财经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