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保持清醒 理性看待钢价上涨
2024-05-15 10:50    9688 

近段时间的钢价上涨应属行业运行回归合理区间后出现的正常波动。不过,对钢价上涨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市场变化,还应未雨绸缪、有效应对

7月份,中钢协钢材价格指数连续第四个月环比上升,螺纹钢价格在3月份跌破4000元/吨之后强势反弹,一路涨到4500元/吨以上。钢铁业终于过上了量价齐升、供销两旺的好日子。几家欢喜几家愁,钢价的持续走高也让造船、机械等一些用钢大户成本上升。

对钢价上涨究竟该怎么看?

首先要看到积极的一面。2012年前后,钢铁业逐步陷入产能过剩、持续低迷的境地,价格一度“跌跌不休”。2016年以来,我国通过大力压减产能、坚决清理“地条钢”,最终使全行业产能利用率明显提升、供需关系显著好转。从大方向上看,钢价上涨乃是合理回归,有助于钢铁业长远发展,这也正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所在。

看当前,虽然价格涨了、企业利润升了,但钢铁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也才基本达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刚刚“温饱”而已。看今后,去产能任务接近收官,供给与需求也基本稳定,后期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很难维持。

既然如此,又该如何看待下游行业的压力呢?其实,在市场经济中,原材料价格波动本应纳入企业的成本考量,产业链间的成本传导、冷热不均也是正常现象。钢价上涨,可能导致一部分下游企业压力加大,但也会助推一批产品附加值更高、成本管理更好、竞争力更强的企业脱颖而出,从而加快行业优胜劣汰。

由此可见,近段时间的钢价上涨应属行业运行回归合理区间后出现的正常波动。不过,我们对钢价上涨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市场变化,还应未雨绸缪、有效应对。

一方面,钢铁企业应当保持清醒,防止“头脑过热”。

市场回暖让钢铁业迎来了休养生息的宝贵契机,在这个当口,千万别被价格上涨冲昏了头脑。要抑制产能扩张的冲动、把握好产量增加的节奏,避免重蹈产能过剩的覆辙。同时也要抓住有利时机,把过去几年没能力、没精力做的事情尽快抓起来。比如积极盘活现有资产、处置不良资产、压缩资金占用,把负债率降下去,以便日后轻装上阵;又如应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性能、拓展高端品种,以期为未来发展增添动力。

最紧要的任务之一是加大环保投入、实现绿色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实行限期达标。5月份,环保部门又提出京津冀等地的钢企要力争在2020年10月底前完成改造。可想而知,未来两年的环保标准只会越来越高、监管只会越来越严,企业越是早改造就越主动。

另一方面,有关方面也要保持警惕,防止“涨势过猛”。

当前的钢价上涨除了得益于宏观形势、供需格局改善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环保限产等因素的影响。下半年,随着取暖季的临近,限产力度可能加大。对此,有关方面应当在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同时,不搞限产“一刀切”,避免给市场带来不必要的外部影响。前不久河北省提出,对钢铁等重点行业企业按照排放绩效水平实施差别化错峰生产,对实现超低排放的生产线或设备原则上不实施错峰生产等,这类差别化的政策就值得借鉴。

愿各方共同努力,巩固来之不易的去产能成果,让钢铁业真正步入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刘志强)

转自:人民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