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大数据与个人隐私界限须尽快厘清
2024-05-15 09:26    956 

据媒体报道,网络精准营销渐成“黑灰产业”,年产值达千亿元。很多黑灰产业从业者利用大数据进行精确推送,甚至实施诱导消费,坑骗消费者。究其原因,这与个人信息被过度使用有关。手机app越界获取个人信息已成为网络诈骗的主要源头,应尽快从法律上明确大数据与个人隐私的界限。

网民表示,在智能手机越来越普遍的今天,各种各样的手机app很轻易就能采集人们的衣食住行、消费习惯甚至个人隐私等信息。大数据的使用,在给网络精准营销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网民建议,亟须加强大数据的法治建设,规范数据的收集和使用,促进相关行业健康发展,防止精准营销沦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帮凶。

有数据显示,目前手机app越界获取个人信息已成为网络诈骗的主要源头,高达96.6%的安卓应用会获取用户手机隐私权限,而ios应用的这一数据也高达69.3%。

网民表示,大数据时代,平台通过预判用户爱好,以信息推荐等方式推送用户喜欢的信息,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被置于“信息孤岛”。网民呼吁,法律和监管与时俱进,数据的收集分析和使用必须要有法律红线。

网民“宋清辉”认为,监管部门需要出台相应政策,一是要求互联网平台公司加强监管,二是对第三方应用进行个人信息收集和使用方面的限制。同时要实现用户对自身数据的监测,每一位用户都有权知晓自己的个人信息被哪些企业、平台所获取。

网民“胡滨”建议,应尽快从立法、监管层面着手,为精准推送设定更明确的边界。“应当明确,用户在网站注册、浏览网页、网上消费时留下的上网痕迹是一种个人资源,广义上都属于个人隐私,能否允许被商业网站使用,应当由用户自己决定。”(记者 曾德金)

转自:经济参考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