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顾问发布的《2018-2022年中国土壤修复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土壤修复工程项目超过200个。土壤淋洗、原位加热、微生物处理、化学氧化还原、热脱附等相对成熟的土壤修复技术被实际运用在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工程项目中。项目建设资金约为60亿元。已开展的土壤修复项目中的污染物仍旧以重金属和vocs为主。其中重金属修复项目比例超过60%,vocs修复项目比例约为20%。治理企业是本地企业的项目占总量的50%以上。
资金问题仍是很多修复项目的主要障碍,与脱硫脱硝有电价补贴、污水处理有污水处理费不同,土壤修复没有一套成熟的商业模式,资金大多数依赖于政府,缺乏明晰的盈利模式。目前,70%以上的资金仍来源自政府,而通过市场融资的项目较少(低于10%),其余资金来源于污染企业自身。
受益于土壤修复的巨大空间与政策红利,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土壤修复行业。据专家介绍,由于目前土壤修复公司成立暂不需要相关资质,所以企业来源复杂,大部分来自于房地产业、设备制造业、水处理及固废行业、咨询业以及仪器行业等,还有好多与国外企业组团形成。像中国中车、中交建等央企也纷纷跨界进入土壤修复领域。此外,国内土壤修复项目在招标过程中,具体项目根据运作模式、内容及难度的不同,对企业资质及资金规模均有不同要求。据统计,截至2017年5月拥有土壤相关业务的企业达到2多家,是环保行业最受瞩目的领域之一。
近年来,土壤问题日益严峻,土壤修复工作受到全社会高度重视,土壤修复的巨大空间与政策红利,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土壤修复行业。据统计,截至2017年5月拥有土壤相关业务的企业达到2多家,是环保行业最受瞩目的领域之一。基于此,未来土壤修复市场将迎来新一轮投资机遇。
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制定并开展了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计划,因此也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土壤修复行业。
“高污染超标率”“万亿级规模市场”“复杂的系统工程”“发展初期的新兴行业”,中国土壤污染防治正贴着这些标签步入联合国首个“国际土壤年”。
中国土壤污染已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农产品生态安全构成威胁。全国受有机污染物污染的农田已达3万公顷,污染物类型包括石油类、多环芳烃、农药、有机氯等;因油田开采造成的严重石油污染土地面积达1万公顷,石油炼化业也使大面积土地受到污染;在沈抚石油污水灌区,表层和底层土壤多环芳烃含量均超过mg/kg,造成农作物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全国受重金属污染土地达2000万公顷,其中严重污染土地超过70万公顷,其中13万公顷土地因镉含量超标而被迫弃耕。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污染土壤修复研究,正经历着由实验室研究向实用阶段的过渡,即将进入一个快速、全面的治理时期。
来源:仪器交易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