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低速风电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分散式风电发展趋势渐明
2024-05-15 06:41    6638 来源:中国能源报

近年来,随着“三北”地区风电资源圈占的推进,风电开发布局向中东部和南部转移,这是目前开发商的主战场和新阵地,面积约占全国风能资源区的68%。同期低速风电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广泛应用于中东部和南方地区,分散式风电开发具备条件。

技术进步是南方低风速地区风电开发的重要驱动力。经过2014年以及2015年的探索,低风速地区开发经验日益成熟。依托技术进步和运维创新,国内风机厂商针对低风速区域推出的专用机组,同时辅以更大的叶轮直径以及更高风塔,年均风速5-6m/s左右的低风速风电场年利用小时数可以突破2000小时。

目前,低风速风电场开发的核心地区包括江苏、安徽、河南、湖南、江西、广西和广东河北等,均处于南方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平均风速5m/s以上资源区均具有开发价值,后续超低风速机型出现,可以贡献更多风电装机容量。

从近年来新增风机的的分布上,可以明显看到这一变化。根据风能行业协会统计,南方风场开发占比不断提升,呈现出赶超“三北地区”的趋势。

目前,国内已经有河南、河北、山西、辽宁、内蒙古、湖南、贵州、江苏等地开始布局分散式风电项目。其中,河北计划2018-2020年开发分散式接入风电4.3gw,河南“十三五”拟建2.1gw分散式风电,山西“十三五”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建设规模达987.3mw。广西、贵州等省份也早已明确将跟进编制分散式风电建设规划。河北省对13个市的开发条件和规模布局进行分析,包括石家庄、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唐山等。预计到2020年河北全省规划开发分散式接入风电430万千瓦;2025年力争累计达到700万千瓦。山西发改委在全省区域内风能资源勘察的成果和各市电网接入条件、负荷水平的基础上,2018年1月9日会同各市发改委、省国土厅、环保厅、住建厅、水利厅、文物局、省能监办、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和晋能集团有限公司和相关专家共同研究,提出《山西省“十三五”分散式风电项目建设方案》,将明确987.3mw、105个项目纳入建设方案。从分散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看,与内蒙古要求项目装机容量不超过10mw的要求不同,河南、山西均有超过10mw的项目在名单之内,项目规模上限为50mw。

自去年以来,电网企业及各方采取“政府引导+市场选择”诸多非常规手段,重点解决“三北”地区弃风弃光等重点问题。采取系列措施包括:通过采取压减火电负荷、降低系统备用量、加大煤电灵活性改造、跨区现货交易、协调东部省份消纳、调峰辅助服务等方式,重点解决三北地区弃风限电问题,为新能源消纳腾空间。

2017年11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出台《解决弃水弃风弃光问题实施方案》,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化手段相结合,协调新能源供给与手段市场,技术创新与体制改革相结合,全面提升电源、电网、用电各环节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技术水平。加快电力市场建设步伐,完善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的交易机制、辅助服务机制和价格机制,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市场竞争力。

除此之外,还扩大可再生能源电力外送和跨省跨区交易,涉及电网、送受端地区市场空间的协调。各区域电网要加强省间互济和跨省备用共享,统一调用区域内的调峰资源,协同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电网企业要挖掘哈密-郑州、宁夏-浙江、酒泉-湖南等跨省跨区输电通道输送能力,并优先输送可再生能源电力。有关能源监管机构要对跨省跨区电力外送通道中可再生能源占比情况按年度进行监测评价。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内蒙古电力公司等会同电力交易机构,扩大跨省跨区电力现货交易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具备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的东中部地方政府和电网企业要把本地区减少燃煤量与消纳区外输入可再生能源电力相结合,主动与跨省跨区电力输送通道的送端地区政府及电网企业对接,将本地区腾出的电力市场空间优先用于扩大可再生能源消纳利用。

来源:中国能源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