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2016年钢铁行业白皮书:钢企去产能成主旋律 合并重组与举牌成关键词
2024-05-15 05:34    74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2016年我国钢铁行业的话,“涨”字虽然不能完全说明详细情况,但已经概括的八九不离十。2016年不论从钢铁的价格来说,还是从上市钢企的业绩扭亏为盈,都足够吸引眼球,更不用提宝钢、武钢两大钢企合并后打造出了我国钢铁行业的“航母”的轰动。而临近年底,首钢股份被举牌其实也从侧面说明了,已有眼光独到者看到了钢企的曙光。从去产能层面来看,2016年钢铁行业去产能的效果已经显现。

就像玩具九连环一样,去产能影响了钢铁的价格;钢铁价格的上涨带动了上市钢企的业绩;钢企业绩企稳后有人愿意拿出真金白银来投资;而等到企业获得投资做大做强后,进行整合又再次促进了去产能,环环相扣……

其实,不论钢企的业绩也好,钢价也好,钢铁市场的回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得益于供给侧改革的推行,这项改革从长远角度来看,剑指了当前中国经济的“顽疾”,对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和活力大有好处,虽然短期触动部分企业、个人的利益,但能够使得钢铁这个曾经一度失去活力的行业看到再起的希望,已经说明供给侧改革方向的正确。

在2016年钢铁行业白皮书中,记者将简要回顾这一年中钢铁行业的焦点事件,裨益之处均有借鉴,也希望能够对今后钢企行业的复兴提供点滴“星火”的动力。

价格:多品种钢价涨幅超50%

“钢铁的生意难做!”这是前几年《证券日报》记者采访钢企和钢铁贸易商抱怨最多的一句话,但2016年钢价的回暖使得这份抱怨减少了,换来的却是行业内的惊呼,钢铁的价格又创了新高。

2011年至2015年现货钢价一直处于下跌的阶段,2015年更是创出了这几年以来跌幅之最,从2003年至2013年的10多年间,国内钢价绝大多数时间均运行在3000元/吨-5000元/吨的区间,至2014年国内钢价跌至“2”字头,2015年更是跌至“1”字头,持续刷新历史新低。

不过,从2015年年底开始,从期货行业的“一片红”到板材吹响现货市场价格反弹的号角,再到钢材多种品种联动反弹,让人没想到的是,在寒冬腊月时,钢铁市场会止跌反弹。截至2015年12月30日,和2015年12月份前期价格低点相比,国内板材市场价格累计上涨约400元/吨左右,螺线价格也有150元/吨左右的反弹。

到了2016年2月份,数据显示,2月14日钢坯价格受下游个别拉涨,小幅涨10元至1550元/吨。

随后,钢铁价格便逐渐上涨,截至2016年12月12日的价格显示,唐山及周边主流钢厂普碳方坯含税出厂3110元/吨,鑫达3130元/吨,商家裸价2980元/吨,3110元/吨这一价格要比今年2月14日钢坯的价格上涨了107.33%。

截至今年12月12日,hrb400螺纹钢的价格均保持在3700元/吨左右,比今年2月份1985元/吨的价格上涨了86.4%左右。

截至12月中旬,4.75mm热轧板卷北京地区的价格为3850元/吨,上海地区为3920元/吨,广州地区为3980元/吨,重庆则达到了4080元/吨,以这几个地区的均价计算的话,4.75mm热轧板卷的价格在3976元/吨左右,相比2月14日的2008元/吨上涨了98%。

价格反映出来的数据是最真实的,今年“钢铁价格=白菜价”的说法再没有被提及,相反的大家都在纷纷预测,钢铁价格上涨的顶点在哪里。当然,今年钢铁价格的上涨是受多方面影响的,例如铁矿石的价格、焦煤的价格等等。

有分析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钢铁价格的上涨,从国际看,伴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复苏,钢铁需求有所上升,而铁矿石价格的提高也推升了钢铁产品的成本。从国内情况看,我国部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持续启动显然正在支撑对钢材的需求。此外,我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展削减过剩产能工作,相关措施逐步出台,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在削减过剩产能的同时,中国还将采取综合性措施扩大钢铁产品消费领域。这些因素都给钢铁市场带来了良好的预期,对促使钢铁产品价格提升发挥了作用。

另外,而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如果相关国家、地区都能像中国政府一样共同努力,负责任地削减产能、扩大需求,全球钢铁产业是有可能走出困境的。

全球钢铁产业走出困境的可能性增大了,而我国钢铁企业前几年时所处的困境已经减轻了很多,这一点从今年上市钢企的业绩就有体现。

业绩:上市钢企普遍扭亏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1月份至11月份,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67万亿元,同比下降19.32%;实现利润总额为亏损531亿元,销售利润率为-2%,亏损面50.5%,亏损企业产量占会员企业钢产量的47.38%。1月份至11月份51家企业亏损,较去年同期增加27家;11月份当月重点企业亏损146.27亿元,亏损企业62家。1月份至11月份,盈利前10家企业合计盈利110.48亿元,同比下降46.03%;亏损前10家企业合计亏损494.97亿元,是上年同期亏损额的11.88倍,表现为盈利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亏损企业亏损程度加剧,整体形势进一步恶化。

而今年前三季度,中钢协会员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9920.87亿元,盈亏相抵实现利润252.0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亏损面同比下降21.21个百分点。

更直观的数据是上市钢企们的财报。据机构数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36家上市钢企的利润总和为亏损39.14亿元,而中报期时便扭亏为盈,利润总和为44.62亿元,三季度这36家上市钢企的利润总和再次上涨,为98.55亿元。

今年一季度,亏损的上市钢企共有16家,二季度时收窄至7家,三季度时只有6家上市钢企出现亏损。从鞍钢股份、包钢股份、首钢股份这几家大型钢企今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就可以看出,钢企的业绩今年正在向好发展。

今年一季度,鞍钢股份的净利润为亏损6.15亿元,中报期时已经扭亏为盈,净利润达3亿元,三季度时公司的净利润大涨至9.77亿元;包钢股份今年一季度时净利润为亏损5.5亿元,中报期时盈利2751.8万元,三季度实现净利润突破了2亿元;首钢股份今年一季度亏损4.82亿元,中报期时盈利1645.16万元,三季度盈利了1.37亿元。

对于今年钢企业绩大幅好转,有分析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除了钢铁价格的支撑外,更有原料价格跌幅更大、下游需求复苏、钢企降本增效三大主因。

首先,上半年钢铁原料矿价、焦炭价格同比跌幅达15%和18%,均超过钢价跌幅6%。同时,钢企纷纷启动降本增效、减员限产等改革措施,大幅降低了钢材生产成本,给钢企盈利提供了宽松的空间。

其次,下游需求侧的转暖复苏则带动了钢材的销售。其中,地产投资增速自去年末触底后快速回升,上半年投资累计增速达6.10%,相比去年同期4.60%有所改善;基建投资作为政府对冲经济下滑的稳增长措施,今年投资增速整体保持高位稳中向上,前六月投资累计同比增速高达20.31%。

下半年,在成本推动和工业需求显著好转的情况下,叠加中频炉关停,钢价和钢铁上市公司的业绩加速上扬。

截至今年12月19日,虽然年报尚未披露,但已有13家上市钢企发布了年报预告,数据显示,这13家钢企中,有1家净利润略减,1家略增、4家扭亏、1家首亏、1家续亏、2家续盈、2家预增,1家不确定。

从具体业绩来看,上述13家公司中已有6家公布了预计净利润,其中三钢闽光目前位列榜首。据公司三季报显示,预计实现年度净利润5.38亿元至7.43亿元,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公司方面表示,2016年1月份至9月份,在国家政策严厉调控下,钢铁产能扩张趋势得到遏制,加之国内钢材市场需求明显提升,钢材价格出现上涨,公司盈利状况有明显的改善;以及2016年4月份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交割完成,相关资产正式转移至本公司名下,进一步降低公司钢材成本,增强公司盈利能力。但目前铁精粉、焦炭价格上涨以及运输成本上升使得钢材成本有所提升,挤压利润空间。预计2016年1月份至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上升158%-180%。

目前上述13家公司中有5家公布了净利润变动幅度,其中宝钢股份以净利增长800%暂为预增王。对于净利增长的原因,宝钢股份表示,全方位成本削减落地助推业绩体现。针对外部市场波动,公司眼睛向内,围绕采购降本、制造降本、付现费用削减、现货损失降低等方面,大力推进成本削减举措、机构精简与效率提升,取得超预期成效,有效支撑了当期业绩的提升。市场开拓和品种结构优化取得成效。积极应对国内外钢铁市场变化,加强三地协同,稳定用户,实现效益最优的产销运行;大力拓展品种和市场,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制造能力,全年优势产品、战略产品销量预计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上市钢企盈利了,除了不用再被铺天盖地“钢企寒冬,如何扭亏,如何生存”的新闻标题所困扰,还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在今年举牌热来临之际,有上市钢企被举牌了。

举牌:石榴集团举牌看好首钢股份

“举牌”可以称之为2016年资本市场的绝对热词,不仅因为有万科、恒大等备受瞩目的公司加入,更是因为今年以来被举牌的上市公司数量众多。

从行业来看,被举牌的上市公司行业纷繁,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份首钢股份被石榴集团举牌,成为2016年年内我国上市钢企被举牌的首例。

今年10月13日,首钢股份发布公告称,北京易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简称:易诊科技)、北京小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最终控制人均为崔巍、桑春华;北京纳木纳尼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塞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北京石榴港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安第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深交所增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539.11万股,占总股本的0.10%,增持均价5.39元/股。

近年来,我国钢企业绩较为低迷,虽然今年在供给侧改革以及去产能等政策的带动下稍有好转,但仍处于产能过剩的行业之一,而一家地产公司举牌钢企不免引来联想。曾有分析人士猜测,石榴集团举牌是觊觎首钢石景山老厂区的地块,但据《证券日报》记者翻阅10月15日首钢股份发布的《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发现,首钢股份也曾明确表示,信息披露义务人本次增持的目的,是出于对首钢股份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所进行的投资,尤其是在供给侧改革、京津冀一体化以及国企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巨大发展机遇。

而在此之后,今年11月16日,石榴集团发布说明,称继第一次举牌首钢股份后,已继续增持至持股7%。

在说明中,石榴集团表示,首钢股份的管理团队已和公司董事长及高管团队就首钢股份未来的发展与运作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作为第二股东的石榴集团对首钢股份未来的发展,以及现有上市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