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红外传感器与物联网的相辅相成
2024-05-15 03:19    7851 来源:仪器仪表网

6月6日消息,为了在测试台上提供高精度,易于操作的扭矩测量解决方案,manner开发了xtrema扭矩传感器。今日的传感器行业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重要内容呢?

manner研发高精度扭矩测量解决方案——xtrema扭矩传感器

为了在测试台上提供高精度,易于操作的扭矩测量解决方案,manner开发了xtrema扭矩传感器。用于内燃机及混合动力和电动机测试的试验台操作需要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尤其是摩擦功率测量对测量设备的要求非常高。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传感器的标准精度等级为0.05。除了精准度,还需要特别强调测量设备的稳健性。

新的xtrema扭矩系列是经过特别设计的,它被设计地尽可能短小,转子重量较低。理论上,对于电动汽车测试而言,转速能达到24000 min-1非常重要。而高达24000min -1的速度对于xtrema扭矩传感器完全没有挑战性,它使用了与hbm扭矩传感器兼容的din法兰模式,并允许在现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轻松集成新的和已构建的测试设施。

fensens发布新款无线停车传感器 价格比车企设备便宜很多

据外媒报道,fensens打造了一款无线停车传感器,可取代传统的车牌架(traditional license plate bracket),可探查车辆前方十米内的目标物。该产品还采用了蓝牙4.1来搭配安卓或ios版智能手机,当用户停车时,可向其提供视觉线索(visual cue)。用户只需将该设备拧入车牌架上,并利用智能手机应用,将fensens与手机连通。

该传感器需安装两节aa干电池(aa-cell batteries),该应用还能提示电池的电量使用情况,预判电量耗尽的大致时间。用户可使用最小号的工具,调节传感器位置,这取决于车牌号的安装位置及其与车辆保险杠间底部的位置。

俄军研发反隐技术为战机安装红外传感器 反制美f22

众所周知,美国的f-22和f-35型战斗机,都属于结合长波红外搜索和跟踪结合高速多舰数据网络,并通过先进传感器融合算法生成武器质量追踪敌人的隐形战斗机。而这也是这两种战斗机的特质。但现在的问题是,美国长期的对手俄罗斯也正在研发类似的功能,这些新技术将有望在未来击败f-22和f-35型战斗机。俄罗斯大力开发反隐身技术,刚好证明了美海军将在未来几年部署新的反隐身能力所带来的危机,而这些反隐身技术还将结合即将在2022年服役的“超级大黄蜂”block iii版本的新改进战斗机。俄罗斯海军分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认为,在战斗机上安装红外传感器可有效发现敌方战机,实际上,几十年来,即使是米格-29和苏-27型的最早版本也安装了机载红外搜索跟踪系统,俄罗斯也在不断更新和使用更现代的irst技术,在最近即将服役的苏-57战机也融合了101ks-v的红外搜索和跟踪系统。

newsight imaging实现cmos图像传感器大规模量产

lidar(激光雷达)和光谱分析应用的先进cmos图像传感器开发商——以色列newsight imaging,5月中旬在底特律autosens展会上介绍了为什么该公司的cmos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能成为自动驾驶汽车lidar传感器的理想选择。该公司近期刚刚宣布通过towerjazz位于以色列的代工厂,采用towerjazz先进的180nm技术,实现了其cmos图像传感器的大规模量产。

美国德州仪器正量产毫米波传感器 传感更精确行车更安全

据外媒报道,在推出世界上最精确的毫米波(mmwave)单芯片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传感器一年后,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i)现在宣布将开始量产其高度集成的超宽频awr1642和iwr1642毫米波(mmwave)传感器。

此类传感器可支持76至81ghz频率,并且能提供比竞争者高三倍的精确传感以及有最小的使用空间。目前,该芯片分别用于汽车和工业应用,包括车辆占用检测、建筑物数量计算、机器和人的交互等等。它们有望在2018年年底应用在车上,以驱动最先进的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应用,应用包括长程、短程和中程雷达,可帮助汽车变得更加智能安全。

红外传感器与物联网的相辅相成

在过去的十年里,智能技术和物联网(iot)经历了举世瞩目的进步,并对工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越来越精密的传感器不断发展。

如今,电子传感器和探测器在汽车、制造设备、消费产品和家庭等领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自动化功能。移动设备的普及和与其相关的计算能力、专用应用以及无形互联等因素,均正在推动着消费者对更综合、更智能电子产品的需求提升,从而使其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更加自动化。

iot正推动着智能家居技术领域的快速增长,并要求更智能的红外传感器技术来支持日益增长的智能家居互联创新。

为了刺激消费需求,快速创新带来了新一代可以快速、自动处理日常运行的智能设备。同时在不断进步的接口技术的帮助下,这些设备可以启用、禁用和预编程各项功能。功能越复杂、越自动化,就越要求电子设备能够从其运行环境中获得更多的感知数据,例如温度、动作和人员存在等信息,并根据这些数据运行和交互。

来源:仪器仪表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