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机器人产业 不能再扎堆拼低端
2024-05-15 03:13    6264 

日前,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提出,我国机器人产业在“十三五”时期要实现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和高端产品的重大突破,实现机器人质量可靠性、市场占有率和龙头企业竞争力的大幅提升,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

占领高端应当是机器人产业发展最为核心的内容。如果不能在高端机器人方面有所突破,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就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突破。

机器人产业在我国起步并不早,但是,由于有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市场的依托,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速度还是相当快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已达到32996台含外资品牌,同比增长21.7%。其中,自主品牌机器人产销量为22257台,同比增长31.3%。今年一季度,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1497台,同比增长了19.9%。

但是,从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似乎并没有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拼数量、拼规模,不讲质量与效率的发展模式,更多的机器人企业,都扎堆在低端领域,在低端恶性竞争,而没有能够出现在高端和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领域,形成了低端竞争过度、产能相对过剩,高端依赖进口、产能严重不足的格局。如果不加以改变,光伏、风电等行业的发展老路又会在机器人产业重现,不仅不能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不能对“中国制造2025”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反而会带来资源的损失、投资的浪费,造成市场供求关系的扭曲和供需矛盾的加剧。

中国在经历了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以后,维持低端制造、劳动力红利、资源消耗等优势的条件已经不具备,有些甚至已经成为了竞争过程中的劣势。为什么会出现供需矛盾十分尖锐的问题,为什么要对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多数行业都是低端领域扎堆竞争、高端领域无人问津。

也正因为如此,必须从机器人产业开始,把目光盯得更远些,把标杆放得更高些,更加注重高端制造、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等方面。首先,必须严格按照《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所提出要求,把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高端制造等方面,力争从起步起,就抢占高端领域,避免在低端领域恶性竞争。

其二,要严格机器人产业布局规划,用信贷、税收、环保、耗能、用地等经济手段、经济指标,对机器人企业和项目予以调控和规范,凡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划、不符合高端制造要求、没有核心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等方面的优势的项目,一律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从严控制。

再者,要对创新能力强、对制造业、服务业水平提升有巨大作用的机器人企业,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和奖励,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技术研发力度。对具有行业领先作用的企业和产品,要在标准制定、标准引领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倾斜,以提高这些企业的行业竞争力。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