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时期,科技创新行业也迎来新一轮发展浪潮。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是开展基础研究、培育人才、加强学术交通以及具备先进科研装备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在能源、材料、信息、生命与健康、生态环境、海洋、国防、安全等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有着紧迫的科技需求。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需要与时俱进。近日,工信部将拟认定的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8年7月23日—7月30日。如有异议,可以书面建议反映至工信部部科技司技术创新处。
从公告显示,工信部本次拟认定2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聚集在环境监测、精密仪器、工程装备、智能设备、医疗仪器等领域。包括:空间环境监测与信息处理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超精密仪器技术及智能化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模式分析与机器智能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距离无线电设备检测与评估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等。
本次拟认定的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主要为高校院所。高校院所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同时也作为科技成果产出地,对国家科创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集聚优质人才、科研设施、平台等产学研合作优势,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将会更为稳健。
无独有偶,日前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5年,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全面建成,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实验室经优化调整和新建,数量稳中有增,总量保持在700个左右。本次拟认定的2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旨在落实优化科创体系,为科研创新做技术支撑,加速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进程。
总体而言,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已颇具规模。在先进实验室的装备下,部分高校走在了时代前列,站在国际化的竞争背景中钻研探索,为科研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来源:中国化工仪器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