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加价提车汽车零配件垄断成行业“顽疾”
2024-05-14 21:20    8717 

截至8月份,青岛市私家车保有量已近138万辆,汽车已然成为日常生活消费品。而伴随着汽车销售市场的蓬勃发展,相关投诉量也逐年攀升。今年以来,市工商局12315投诉举报指挥中心共受理交通工具类咨询、投诉、举报案件1950件。其中,投诉类案件1545件,占受理总量的79.23%,同比上升27.48%,举报类案件129件,占受理总量6.62%,同比上升37.23%。

汽车消费维权已成为老百姓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近期由青岛市消保委、青岛市工商局联合相关单位发起,开展了“汽车行业服务情况及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活动,全触角了解消费者对青岛市汽车行业服务满意度的整体状况。

市民购车首选“性价比高”

记者了解到,本次调查对象包括,在青岛市具备保养、维修资质的经营店购买、维修及保养家用车辆的消费者,以现场发放调查问卷和定点信息采集为主,以媒体、专业性网站开设板块调查为辅等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区域涉及青岛市市南、市北、李沧、崂山、城阳、黄岛六区,共发放调查问卷2400份,收回有效问卷2235份。

据介绍,本次调查问卷涵盖不同档次的自主、国外、合资等41个品牌。调查显示,消费者在选购车辆时,最看重车辆的性价比,占48%的比例;其次是安全性能,占22.5%;再次是车辆外形,占15.7%。相比而言,维修保养成本是大家关注最少的方面,仅占6.1%。

加价提车成行业潜规则

调查中,不少消费者对车行加价销售、强制代理挂牌、保险等行为意见较大认为车行通过制定不公平的格式条款,侵害自己的合法权益。有11.2%的受访者遭遇过车行加价销售,10.8%的受访者遭遇过强制代理挂牌、保险,有8.5%的受访者遭遇过强制搭售。

随着市场竞争激烈,裸车本身的利润有限,为追求利润,部分商家利用消费者急于提车的心理,借着热销车型的东风趁机加价。多数消费者反映,加价部分的金额并未体现在发票上,商家涉嫌偷税漏税;而且,不少消费者忽视将“具体提车时间”在合同中予以明确,导致消费者交定金或全款后,面对商家不加价则提车时间待定的行为无可奈何,既无法追究商家迟迟不交车的违约行为,又难以依法解除合同,双方发生纠纷,商家能巧妙逃避责任。“除直接加价销售外,各类变相加价行为亦层出不穷。”一位消费者向记者透露,个别4s店销售车辆的同时,要求消费者必须购买不同价值的大礼包,大礼包内含有4s店提供的行车记录仪、音响等商品以及车辆镀膜、底盘装甲等服务,如果消费者不选择购买礼包则无法买到车辆。因这种礼包的消费金额也不体现在购车发票上,导致消费者很难举证商家的变相加价行为。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赋予了汽车厂商较强的话语权。根据《办法》规定,厂商提供的“原厂配件”知识产权、定价权归本单位,4s店使用的零部件须从厂家获取,且不能自主定价,造成了维修配件渠道垄断,导致零配件价格居高不下。

为降低成本,个别4s店会在配件上做文章,用“配件只换不修”诱使消费者更换配件,提供的配件以次充好等,甚至个别4s店会选购汽车配件作坊生产的假冒伪劣产品,屡屡侵害消费者权益。

由此,“配件质量有保证”成为维修保养商家最吸引消费者的法宝。调查显示,消费者在选择维修保养店时,26.5%的受访者关注配件质量有保证,24.2%的受访者关注方便快捷,18.9%的受访者关注维修技术好。而对于超过三包期后,消费者喜欢去的经营店前三位分别为4s店或厂家特约服务站(48.6%)、专业连锁汽修(26.2%)和不确定(10.9%)。这一定程度上说明,虽然4s店收费价格相对其他专业汽修店高一些,但近半数消费者“不差钱”,更愿意选择正规的维修店来维修保养爱车。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